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618章 定计破夔门

第618章 定计破夔门(1/2)

    申屠令坚看着李从嘉眼中闪烁光芒。

    摸着自己大光头的道:“主上,可是有什么破城之计?”

    李从嘉凝神回忆,从怀中取出一块金属牌。

    上面刻着三个字。

    马成达!

    申屠令坚看着李从嘉摸着名牌,知道主公在深思,不再说话。

    他成为李从嘉亲卫队长,也知道在自己之前,李从嘉的亲卫长是马成达,马成达在朱仙镇血战中,为主公挡箭落马,随后被赵匡义趁乱斩掉头颅。

    自此,李从嘉时常拿着马成达名牌旧物抚摸,怀念替自己战死亲卫。

    李从嘉不禁喃喃说道:“破城自然有计谋,但只怕又是一场血战。”

    向着生平最惨的朱仙镇之战,他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两岸那刀削斧劈般的悬崖峭壁。

    李从嘉记得,史书记载明朝开国大将军汤和,是唯一攻克夔门的大将。

    从正月到六月,半年时间,汤和集结明朝兵力,分三路,攻打夔门守军皆遭失败。

    最终,汤和想出一计,密遣壮士数百人,皆穿与草木同色的青萨衣(青蓑衣),兵卒携带小船,翻山渡关出现在了夔门上游。

    两路兵马,一路攻其陆寨,一路攻其水寨,将士皆以铁甲裹头,从内攻克夔门,焚毁铁锁飞桥,最终得胜!

    正面强攻水道,损失巨大且难以奏效。

    但蜀军的防御重心,必然放在水道和传统的登山小径上。

    对于这些看似飞鸟难渡的绝壁,他们定然疏于防范!

    既然汤和能在几百年前做到,他李从嘉麾下的精锐,为何不能?

    只不过攀岩绝壁,绕后杀敌,身陷重围必然是九死一生……

    他转身,对申屠令坚道:“回营!速召李雄、梁延嗣、马成信,还有……秦再雄军中最擅长攀援的头领过来!”

    申屠令坚虽不明所以,但见主上眼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那是发现破敌战机、智珠在握的光芒!他立刻躬身:“末将遵命!”

    小舟调头,快速驶回大营。

    李从嘉站在船尾,再次回望那云雾缭绕的夔门绝壁,嘴角一丝苦涩。

    高彦俦,你防得住江面,防得住大道,可能防得住这从天而降的奇兵?

    破敌之钥,不在舟船利炮,而在于这常人视若绝境的悬崖峭壁之上!

    晨雾散尽,李从嘉的小舟悄然返回唐军大营。

    中军帐内,众将齐聚,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

    李从嘉扫视过李雄、梁延嗣、马成信、申屠令坚等将领,以及特意从南路军中召来的几名最擅长攀援的苗兵头领,缓缓开口,说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诸位,强攻夔门水道,徒耗兵力,难有成效。朕欲遣一支奇兵,效古之暗渡陈仓,攀越这夔门绝壁,绕至关后,里应外合,破此天险!”

    帐内顿时一片寂静,唯有粗重的呼吸声。攀

    越那猿猴难攀的千仞绝壁?

    这想法太过大胆,近乎异想天开!

    李从嘉不待众人质疑,继续道:“朕知此事艰险,九死一生。然,唯有行非常之事,方能建非常之功!我军中不乏山地健儿,何惧一试?”

    他目光转向那几位苗兵头领:“诸位头人,你等族人常年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此战成败,系于尔等身上!可能为朕开辟此通天之路?”

    几位头领相互对视,眼中闪烁起野性与挑战的光芒。

    一人出列,用生硬的汉话铿锵答道:“陛下放心!山再高,也是死的!我等活人,还能让山拦了路?只要陛下信得过,我等愿为先锋!”

    “好!”

    李从嘉赞道,随即下达一连串命令:

    “李雄、梁延嗣,你二人继续统帅水陆大军,每日照常佯攻,以弓弩、投石袭扰关墙,但绝不可近前强攻,务必使蜀军以为我军士气低落,攻势疲软,麻痹其心!”

    “马成信,你负责遴选敢死之士,必要身手矫健、胆大心细、悍不畏死!人数不需多,五百足矣,但必要精锐!”

    “申屠令坚,你即刻派人,持朕手令,快马加鞭赶往江陵!命工匠坊依此图样,昼夜不停,赶制岩钉、岩钩、绳梯!要以精铁打造,务求坚固!”

    说着,他快速画出几种简易攀岩工具的草图,虽不及后世精良,但原理相通。

    “另,就地采集材料,大量编制绿色蓑衣,务使与山色一体,便于隐匿!”

    “诸位头领,你等立刻带人,沿江寻找可能攀登的路径,哪怕仅是岩缝、缓坡,亦要仔细探查!”

    命令一道道发出,原本因久攻不下而有些沉闷的唐军大营,瞬间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众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虽然计划冒险,但陛下的决心和清晰的方略,让他们看到了破关的希望。

    此地距离李从嘉治下的荆州,一带并不远,“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是从夔门到达荆州。

    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