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639章 衔尾急追,兵临遂州

第639章 衔尾急追,兵临遂州(1/2)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将:“他此举,无非是想拖延我军西进速度,为他固守遂州、乃至成都争取时间。传令下去!”

    “其一,立刻清点我军剩余粮草,统一调配,实行定量!”

    “其二,派出多路斥候,严密监视蜀军撤退方向,探明其在遂州的布防情况!”

    “其三,加紧在合州周边州县征粮,但需注意策略,不可过度盘剥,以收民心为主!”

    “其四,重伤员留在合州妥善医治,轻伤者随军。全军休整一日,明日拂晓,兵发遂州!”

    他的命令条理清晰,稳住了军心。

    张璨也不再叫骂,狠狠啐了一口,抱拳领命:“末将遵旨!”

    李从嘉望向西方,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看到了那座名为遂州的城池,以及更远处的成都。

    “孟玄喆想拖住……可惜,他低估了我的决心,也低估了我大唐将士的坚韧!”

    李从嘉语气斩钉截铁:“没有粮,就去敌人手里夺!没有路,就用脚板踏出来!遂州,朕志在必得!成都,已在咫尺之遥!”

    合州的烽火刚刚熄灭,更激烈的战鼓,即将在通往蜀都的道路上再次擂响!

    五月中旬的蜀中,天气已然闷热起来。

    连日晴好,阳光炙烤着大地,唯有偶尔掠过山峦的凉风,才带来一丝短暂的清爽。

    遂州,地处涪江中游,乃是由合州通往成都府的最后一道重要门户。

    其地多丘陵,涪江及其支流环绕,形成天然屏障。

    下辖方义、长江、青石、蓬溪、遂宁五县,州治便在方义。比合州地域更大,是中转军事重镇。

    此地虽不如天生城那般险峻,但水网密布,城防经过历年修缮,极为坚固,更是成都平原东缘的屏障,一旦有失,富庶的成都平原便将直接暴露在兵锋之下。

    合州城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李从嘉甚至来不及彻底肃清周边、稳定秩序,便已再度挥师西进!

    他深知兵贵神速,绝不能给蜀军任何喘息之机。

    在合州仅缴获少量存粮的情况下,他下令集中全军大部分马匹、驮兽,又向秦再雄部筹措部分,凑齐两万精锐五日之粮。

    随即,以秦再雄的苗兵为前导,彭家军、张璨的重甲步卒为中坚,梁延嗣的神臂弓兵协同,莴彦率轻骑掩护侧翼,全军轻装简从。

    舍弃了大量笨重器械,只携带必备的攻城器具,如同离弦之箭,直扑遂州!

    这是一次极为大胆,甚至可称冒险的急行军。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乃是常理,而李从嘉此番,几乎是就食于敌,将希望完全寄托在速战速决、攻破遂州以获取补给之上。

    唐军行动之迅速,远超孟玄喆等人的预料。

    当孟玄喆、赵崇韬、张继昭等人带着从合州撤出的残兵败将,刚刚抵达遂州城。

    遂州乃武信节度使伊审征地盘。

    伊审征掌管一方财政大权,节制地方!

    他负责遂州周围几大州城,如今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也是有些紧张。

    伊审征五十有六,其父亲跟随孟知祥打拼天下,他也是蜀国中的资历老臣。

    伊审征素有忠孝之名,年幼时曾割自己的肉救母之病,心中有韬略,曾任职刺史、同平章事,深的孟昶信任,守着成都门户。

    尚未来得及完善城防、安抚惊魂未定的军民,斥候便带来了令人心惊肉跳的消息。

    唐军先锋已出现在五十里外,其主力正日夜兼程,衔尾追杀而来!

    伊审征刚刚接到溃败而来的蜀军,诧异道:“怎么可能如此之快?!”

    孟玄喆在遂州府衙中,闻报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中刚刚端起的茶盏微微一晃,溅出几滴茶水。

    他心中剧震,一股寒意蔓延全身。

    “敌军难道不顾粮道,不顾后方了吗?他麾下皆是铁打的不成?”

    这完全违背了常理的用兵,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对手的可怕与决绝。

    一旁的张继昭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忧虑之中,却反而生出了一丝庆幸。

    他捋须道:“殿下,唐军此行,虽出其不意,实则行险!他们粮草必然不济,后方合州未稳,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军只要依托遂州城防,稳守几日,挫其锐气。待其粮尽,军心自乱!届时,或可出城反击,一举破敌!”

    他越说越是镇定:“况且,八百里加急奏报,臣在撤离合州时已然发出。算算时日,此刻应已送至陛下面前。”

    “成都援军,不日即至!我军只需在此地,像一颗钉子般,死死拖住这支孤军深入的唐军,待援军一到,内外夹攻,必可令李从嘉全军覆没于此!”

    赵崇韬虽然疲惫,但眼中战意未熄。

    他沉声道:“张大人所言有理。唐军虽悍,已是强弩之末。末将请命,整顿兵马,加固城防,定要让唐军在遂州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孟玄喆听着两位重臣的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