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650章 蜀军塔山御敌

第650章 蜀军塔山御敌(1/2)

    夕阳的余晖将塔子山及其周边蜀军连营染成一片暗金色,与远处唐军营垒中升起的缕缕炊烟遥相对峙,肃杀之气在暮色中弥漫。

    沙河水声潺潺,却冲不散这大战前的凝重。

    蜀军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四位决定着此路蜀军命运的核心人物齐聚一堂。

    主位上坐着的,是代表蜀主孟昶前来督军、激励士气的皇子孟玄喆,他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中已重新燃起战意。

    其身旁,是代表成都禁军、率部前来增强外围防线的禁军指挥使韩继勋。

    而真正负责野战指挥的,则是今日会议的主角,永平军指挥使曹光实与武德军指挥使全师雄。

    此二人,一位是西陲雅州赫赫有名的将门虎子,一位是北境绵州以勇悍着称的沙场宿将,虽素未谋面,但此刻却肩负着共同的重任。

    曹光实一身银甲衬得他英气勃勃,他率先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全将军,韩统领,殿下。唐军兵锋正盛,李从嘉用兵诡谲。你我两路兵马,操练、战法乃至士卒习性皆有所不同,仓促之间若强行混编一军,恐难以如臂使指,反生混乱。”

    全师雄深以为然,他面容粗犷,声若洪钟地接话道。

    “曹将军所言极是!合兵一处,徒增调度之难。不如你我二人,各率本部兵马,于塔山之前,形成左右两大阵团,互为犄角,彼此呼应!我武德军善攻,可置于左翼,你永平军根基扎实,置于右翼。”

    “如此,既可独立作战,发挥各自所长,又能相互支援,如同一把张开的铁钳,合围绞杀来犯之敌!”

    他边说边用手在简易沙盘上比划出一个雁行阵的轮廓。

    曹、全二人说罢,目光齐齐投向孟玄喆。

    他们虽为主将,但战略部署仍需这位皇室代表的首肯。

    孟玄喆深吸一口气,他明白二人提议的合理性,也更清楚自己此来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指挥权。

    他颔首道:“两位将军皆是国之柱石,久经战阵,既然都认为分兵布阵更为有利,本王自然赞同。就依二位之见,布雁行阵,左右呼应,合力抗敌!”

    他话语一顿,脸上闪过一丝忧色,提醒道。

    “只是……那李从嘉骁勇异常,尤擅在万军之中突袭斩将,两位将军在前线督战,务必多加小心,亲卫不可离身!”

    他试图鼓舞士气,继续道:“得都城派遣援兵,我军兵力近四万,与唐军旗鼓相当!唐军若想兵临成都城下,必先踏过我军尸骸!我等即便不能全歼来敌,也要拼死击溃其半数兵力,重创其锐气,使其无力再攻坚城!”

    韩继勋作为禁军代表,也补充强调道:“殿下与二位将军放心,我等虽不欲在野战中与敌硬拼,但若唐军敢来攻营,我中军将士,定要依托营垒,让其不死也脱层皮!”

    “我等在此坚守竖起王旗,为两位将军助阵,便是为成都,为陛下守住这最后一道屏障!”

    韩继勋说罢,向成都拱了拱手。

    他这话也说的明白,自己和殿下率领禁军精锐,守卫在大营,作为中军。

    两翼有永平、武德两军护卫,他们要远离前线战场,稳居万军护卫之中。

    四人又就具体的布防细节商议良久。

    何处多设拒马鹿砦,何处埋伏弓弩手,明岗暗哨如何布置,烽火信号如何传递,一旦某翼受攻,另一翼如何迅速策应等等。

    直至夜深,一道道军令才从大帐中发出,整个塔山蜀军大营如同一个缓缓启动的战争机器,开始按照新的部署紧张地调动起来。

    曹光实与全师雄各自返回本阵,督促部下连夜加固营垒,调整阵型。

    孟玄喆与韩继勋则坐镇中军,协调各方。

    所有人都明白,唐军的进攻或许就在明日。

    这依托沙河、背靠塔山布下的双翼大阵,能否挡住李从嘉的雷霆一击,即将迎来最残酷的野战。

    成都平原的夜空下,双方数以万计的将士,都在枕戈待旦,等待着黎明时分可能响起的战鼓。

    辰时初刻,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夜色尚未完全退去。

    唐军大营中已然炊烟散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到极致的肃静。

    紧接着,低沉的号角声划破黎明,如同沉睡巨兽的苏醒的咆哮!

    营门洞开,唐军将士如同黑色的铁流,依序涌出,迅速在营前开阔地带展开阵型。

    战马喷着白色的鼻息,铁蹄不安地刨动着地面。

    步兵方阵居中,玄甲重步、长枪兵、弓弩手层次分明,盔甲与兵刃在微弱的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

    整个军阵以营为单位,五百人一营,开始向着数里外的蜀军塔山大营徐徐推进,脚步声、马蹄声、甲叶碰撞声汇成一股令人心悸的闷雷。

    几乎在唐军出营的同时,蜀军大营也响起了急促的警钟和战鼓声。

    早已严阵以待的曹光实、全师雄二部,依据昨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