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660章 蜀宫落日,上天难欺

第660章 蜀宫落日,上天难欺(2/3)

中,生死未卜。李延珪将军即便回援,只怕也难扭转乾坤。若激怒唐主,恐……恐玉石俱焚啊!还请陛下……为社稷宗庙计,献……献城吧……”

    孟昶看着眼前这群或明或暗劝降的臣子,又看向那些沉默不语,实则心意已决的将领,一股彻骨的冰寒从心底涌起。

    他何尝不明白?自己这些年沉湎享乐,吏治松弛,国库早已空虚,民心更是涣散。

    面对如狼似虎的唐军,那些被他用温衣美食养了四十年的士人军民,又有几人肯为他效死?

    更何况王昭远、赵崇韬、伊审征惨败,孟玄喆,高彦俦、曹光实、全师雄被俘,但凡可以一战的大将,伤的伤,亡的亡……如今更是无将可用。

    一股巨大的悲凉和绝望淹没了他。

    他想起了父王孟知祥创业的艰难,想起了自己初登基时的雄心,最终却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带着无尽嘲讽与哀痛的叹息:

    “吾与先君,以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竟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虽欲坚壁,谁肯效死!谁肯效死啊!”

    这泣血之问,回荡在空荡的大殿,也敲碎了孟昶心中最后的幻想。

    他意识到,这成都城,已无人愿为他,也无人能为他死守了。

    良久,他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在龙椅上,喃喃道:“罢了……罢了……投降吧。若能以朕一人之屈,保全我孟氏宗族血脉……便……便如此吧……”

    “陛下!陛下!”

    殿中响起一片凄凄然的呼唤,不少臣子已然低声哭泣。

    孟昶挣扎着站起身,双手颤抖着,解开了身上那象征至高权力的皇袍,任由其滑落在地,露出了内里的素色中衣。

    他仿佛一瞬间苍老了二十岁,对着下方同样面色惨然的李昊,用尽最后的气力说道:

    “李相国……朕……朕最后一次,命你执笔……写下降书……送……送过去吧……”

    字字句句,如杜鹃啼血,为一个时代,画上了休止符。

    孟昶瘫坐在已然没有了皇袍加身的素色里衬中,仿佛被抽走了脊梁。

    他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沙哑如同秋风卷过枯叶:“都……散了吧。”

    群臣闻言,神色复杂地叩拜,而后低着头,步履沉重地依次退出大殿。

    没有人再多说一句话,空旷的宫殿内,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以及那满地狼藉和无声蔓延的绝望。

    夕阳的余晖,如血一般从高高的窗棂间泼洒进来,将金碧辉煌的殿柱、雕梁画栋的穹顶染上一层凄艳的、不祥的红色。

    光柱中尘埃浮动,宛如无数逝去的时光精灵在无声哀悼。

    他缓缓站起身,脚步虚浮,一步一挪地走向殿外。

    赤足踏在冰凉的金砖上,那寒意直透心底。

    走过熟悉的回廊,目光掠过那些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往日的笙歌宴饮,仿佛还在眼前,此刻却只余下死寂。

    忽然,他眼前一阵恍惚。

    他似乎看到了许多年前,那个刚刚接过父王基业、意气风发的自己。

    那时,他衣着朴素,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一心要整顿这锦绣河山。

    他亲笔写下《官箴》,字字铿锵:“尔禄尔俸,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曾响彻蜀中每一个郡县。

    画面闪烁,是他力排众议,罢免拥兵自重的节度使,是他以雷霆手段击杀跋扈的宰相张业,将权柄牢牢收回手中。

    是他兴修水利,亲赴田间鼓励农桑……

    那时,蜀国仓廪充实,兵甲犀利,北线的疆土甚至一度扩张至长安故地周边,是何等的强盛!

    何等的雄心!

    他不禁打了个寒战,从那段岁月的幻影中惊醒。

    眼前,何时扩建这宛如仙宫的宫廷。

    可就是从这“仙宫”开始,他沉溺了下去。

    是从何时起呢?是第一次广选天下姝色充盈后宫?还是第一次为了新奇玩物耗费巨万?

    雄心壮志,在温香软玉、醉生梦死中一点点被磨蚀、消解。

    那曾经警醒臣民、也警醒自己的“上天难欺”,早已被抛诸脑后。

    心志破碎,往昔的励精图治与如今的亡国屈辱,也如这血色夕阳,照在他身上。

    一代帝王,就此落幕。

    他没有再回头,只是任由那如血的残阳,将他落寞的身影无限拉长,最终吞噬在宫殿深沉的阴影里。

    唯有那句“上天难欺”的箴言,仿佛还在空旷的殿宇中幽幽回荡。

    两日后,成都城门缓缓洞开。

    蜀主孟昶素服白衣,率文武百官,手捧舆图、户籍与降表,于城门外正式向唐主李从嘉请降。

    立国四十余载的后蜀,于此日宣告灭亡。

    随后,以孟昶名义发布的最后一道国诏迅速传遍蜀境,命令所有仍在抵抗或观望的将帅,立即上缴兵符,放弃抵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