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689章 惊雷骤起

第689章 惊雷骤起(1/2)

    濠州的春日,本该是草长莺飞、暖风和煦的时节,但此刻弥漫在城中的,却是一种无形的、绷紧心弦的肃杀。

    自李从嘉秘密抵达此地,隐藏行踪,各地高层将领们已然知晓陛下坐镇于此,亲自主持淮西战局,这无疑给守军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也让每一个决策都显得格外慎重。

    甚至有很多人也都知道,陛下李从嘉坐镇濠州的意义。

    想要挡住宋军的御驾亲征的至强一击。

    此时李从嘉住在守备府,有空时磨练武技,更多时,研读军情舆图,与心腹分析局势。

    他派出的斥候与暗探,如同蛛网般洒向淮河北岸,竭力搜寻着宋主赵匡胤的确切动向。

    消息陆续传回。

    寿州方向,战事已然爆发。

    老将刘仁赡虽因旧疾无法亲临一线指挥,但其子刘崇讃与猛将张璨配合默契,依托坚城与淮水之险,成功击退了宋军先锋的数次试探性进攻,稳住了阵脚。

    所有情报都明确指出,并未发现赵匡胤的龙旗仪仗出现在寿州前线。

    光州方向,宋国武胜节度使安审琦确实发动了渡河骚扰,制造声势,响应其主号召,但规模有限,显然并非主攻方向,赵匡胤的身影亦未在此出现。

    江陵上游,高怀德在川蜀一带的两国交界处蠢蠢欲动。

    战火遍布两千里。百州之国,全面交战,互相之间都在摩擦试探。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了一个地方,濠州,以及其侧后翼至关重要的险隘清流关!

    “赵匡胤的发迹之地,便是濠州与清流关。”

    李从嘉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那片区域,对身旁的侍卫统领申屠令坚、暗卫指挥使莴彦以及濠州守将刘崇谅沉声道。

    “他对此地地形、水文乃至我军旧时布防弱点了如指掌。他若想重现当年奇袭之功,以图快速打开局面,此地便是他最可能的选择!”

    申屠令坚目光沉稳:“陛下,我军已按计划暗中向清流关及濠州侧翼增兵,布下口袋,只待其来钻。”

    莴彦补充道:“暗卫已加强对北岸的渗透,尤其是通往清流关的各条路径,一有大队人马调动迹象,必能提前预警。”

    刘崇谅更是信心满满:“陛下算无遗策,末将已令各部提高警惕,加固城防,定让那赵匡胤有来无回!”

    君臣几人正围绕着即将到来的帝王对决进行最后的推演,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夕的紧张与期待。

    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西面的赵匡胤身上,认为这将是决定国运的主战场。

    就在此时。

    “报!八百里加急!楚州林仁肇将军急报!”

    一名风尘仆仆、汗透衣背的信使被紧急引了进来,扑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着三根羽毛、代表最高紧急军情的信函。

    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李从嘉心头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掠过。

    他示意莴彦接过军报,迅速拆开火漆封印,目光飞速扫过上面的文字。

    刹那间,即便是以李从嘉的沉稳,脸色也骤然一变,持信的手指微微收紧,眉宇间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难以置信!

    “陛下?”

    申屠令坚察觉到异样,低声询问。

    李从嘉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心腹,声音低沉而冷峻,仿佛带着北地寒风的凛冽:

    “林仁肇急报……辽军,出现了。”

    短短几个字,如同惊雷,在小小的议事厅内炸响!

    “辽军?!”刘崇谅失声,“他们不是应该配合宋军主力,在寿州或者我濠州方向吗?”

    李从嘉将急报递给离他最近的申屠令坚,示意他们传阅,同时沉声道:“不是西线,是东线,是海州!”

    随着急报的传阅,申屠令坚、莴彦等人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至极。

    军报上清晰地写着:辽国前锋,约五千女真精骑,已突入海州境内,怀仁、东海两县……已然陷落!

    敌军战力凶悍,打法残酷,屠城掠地,海州知州陈德诚正收缩兵力,固守州治朐山县,形势万分危急!

    “海州……怎么会是海州?”

    莴彦眉头紧锁,辽军舍弃主战场,长途奔袭一个相对偏僻的沿海州郡,这用兵之道,着实诡异而大胆。

    但细细想来也符合当下情形。

    “好一个赵匡胤!好一个耶律璟!”

    李从嘉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江淮舆图前,目光锐利如刀,瞬间想通了许多关节。

    “宋辽联盟不假,但他们并非合兵一处!赵匡胤是想以自身为饵,吸引我淮西主力,同时让辽军这把尖刀,从我们意想不到的东北方向,狠狠捅进来!”

    “若海州有失,淮东门户洞开,辽军可南下威胁楚州、扬州,甚至截断运河,届时我南北联系被断,首尾不能相顾!”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局势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