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706章 龙骧虎贲

第706章 龙骧虎贲(1/2)

    电光火石之间,两大猛将以两败俱伤告终!

    韩重赟落马,亲卫骑兵心神大震。

    胡则喋血倒地,黑甲悍卒怒吼着上前护卫。

    这场惨烈的斩首行动,虽未竟全功,却已将宋军骑兵的魂胆,惊去了三分!

    淮河北岸的战场,如同一个巨大而血腥的漩涡,吞噬着双方将士的生命与勇气。

    如今的战场,獠牙互折,血僵之势!

    独眼猛将胡则与宋军统帅韩重赟的两败俱伤。

    仿佛给这沸腾的战场按下了短暂的暂停键。

    胡则喋血跪地,被拼死向前的黑甲悍卒抢回阵中,那柄饱饮鲜血的陌刀依旧被他死死攥着,独眼不甘地怒视前方

    。韩重赟则被忠心耿耿的亲卫拼死救起,扶上备用战马,他脸色苍白,马腹被豁开的战马倒毙在地,不断抽搐,提醒着所有人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搏杀。

    主将受创,使得原本就因冲阵受阻而士气受挫的宋军铁骑,更是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攻势不由得一滞。

    中央战场,黑色与宋军甲胄玄黄颜色的浪潮依旧死死咬合在一起。

    黑甲军凭借着超强的防御和严密的阵型,在顶住了骑兵最猛烈的冲击后,韧性愈发凸显。

    他们如同五十块相互支撑的铁砧,在莴彦冰冷精确的调度下,缓慢却坚定地挤压着宋军骑兵的活动空间。

    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步槊的致命突刺和宋军人仰马翻的代价。

    宋军铁骑毕竟是大宋百战精锐,即便失去主将锐气,依旧在马背上利用弓箭和机动性进行缠斗,不时发起小股冲锋,试图撕开缺口,战局彻底陷入了惨烈的僵持。

    双方每时每刻都在流血,都在消耗,胜负的天平在极度惨烈的平衡中微微颤动。

    北岸宋军大营,高高的了望塔上,赵匡胤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整个绵延三里的战线。

    能清晰地看到,中央区域,韩重赟的铁骑与唐军黑甲军死死纠缠,如同两条巨蟒相互撕咬,难分难解。

    左侧,大将郭守文收拢了残存的水师和步兵,依托营寨工事,勉强挡住了唐军沙万金部水军试图从侧翼的登陆渗透。

    右侧,董遵诲率领的步卒则如同磐石,抵御着彭师健指挥的唐军步兵主力的持续冲击。

    但赵匡胤看得更深。

    他注意到,南岸唐军水寨中,那面代表着唐军水军大将梁继辉的帅旗,正引领着大量的弓弩手乘坐各式小船,源源不断地冲上北岸,加入到对中央战场的远程支援中。

    这使得黑甲军推进的阻力更小,而己方骑兵面临的箭雨威胁更大。

    整个战场态势,唐军正凭借着黑甲军的核心优势和后续兵力的持续投入,逐渐融入战场,但是敌我双方大军已经战在一处,弓兵作用收效极小。

    这让赵匡胤意识到,李从嘉没兵了!乘船渡江,缺少骑兵。

    反观己方投入的三万大军,已经形成了僵持之势。

    赵匡胤的嘴角,却在此刻勾起了一抹冷冽而自信的弧度。

    战机,就在其中!

    他看到了关键点。

    李从嘉,没有骑兵!

    或者说,他赖以成名的玄甲铁骑绝不在渡江序列之中!

    此刻战场上,唐军最核心、最强大的力量,就是那五千黑甲重步,他们已被韩重赟的铁骑牢牢拖住。

    而己方,虽然铁骑锐气稍挫,但建制尚在,数量犹存,更重要的是,他赵匡胤手中,还握着一支决定性的力量!

    真龙临渊,御驾亲征

    “取朕的甲胄来!备马!”

    赵匡胤猛地转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左右亲卫皆是身躯一震,随即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

    这些是大宋殿前禁军最核心的精锐,龙捷军、虎捷军的悍卒,是天子亲军,是与赵匡胤一同从陈桥驿走到今天的百战老兵!

    沉重的明光铠披挂上身,金色的盘龙盔戴在头顶,此刻的赵匡胤,不再是运筹帷幄的帝王,而是那个一条盘龙棍打下二百座军州。

    他翻身上马,那匹神骏的御马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战意,不安地刨动着蹄子。

    赵匡胤从亲卫手中接过那根伴随他半生,不知饮过多少豪杰鲜血的浑铁盘龙棍,棍身乌黑,唯有两端雕刻的蟠龙狰狞欲活。

    他目光扫过眼前肃立的五千禁卫军精锐,这些儿郎甲胄鲜明,刀枪如林,眼神中充满了对天子的无限崇拜与赴死的决心。

    他猛地举起盘龙棍,直指前方惨烈的战场,声音如同洪钟,响彻营盘:

    “诸位将军!儿郎们!战机已现!”

    “唐贼李从嘉,仗着几具铁壳子,便敢猖狂北渡!其水军虽利,却无铁骑突阵!其黑甲虽坚,已被我铁骑缠住,寸步难行!”

    “朕,起于行伍,这条盘龙棍,会过天下多少英雄!扫灭群雄,一统中原,何曾惧过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