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墓碑石 > 第2章 命运的齿轮

第2章 命运的齿轮(1/2)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古人诚不欺我焉。

    帝王驾崩之后,所选择长眠宝穴的确切位置,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除了想方设法的构造机关遍布的地宫,防止被人盗挖之外。

    还有就是,帝王人家根本不会让寻得宝穴之人,有机会将宝穴的位置泄露出去。

    仁慈一些的帝王,会将其寻穴之人软禁终生。

    铁血一些的,自然是待帝王驾崩后也将其杀死,一同陪葬。

    然而,仁慈之君,少之又少。

    毕竟,最是无情帝王家。

    自己都死了,哪还管你是不是劳苦功高?

    死亡,才是以免泄露消息的最好的方式。

    自古以来,叛乱之人,或者起势的组织,往往都会将主意打到这些陪葬品上,比如民国时期的孙殿英,明末的李自成,东汉末年的张角,还有就是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摸金校尉的曹操。

    都会发掘古墓,盗得了其中的陪葬来充当军饷,网络人心。

    这些人想要寻得墓葬,无非也就是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己寻找,于是就有了几大盗墓门派。然而,除非有着过硬的本事,不然得话,想要寻得帝王子墓又岂是简单的易事?

    于是更多的是采用第二种方法,那便是寻得知情之人,也就是刘洋的祖上的这种人。

    所以说,即便是有人幸免了被陪葬的命运,即被软禁监视的人,最终也大多因为皇家的墓葬有着无尽的宝物而受到牵连。

    这或许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缩影。

    除了一方面被皇家掌控生死,另一方面还要疲于应对各种反对势力,军阀、盗匪等等。

    所以才说这营生,看似风光,实则确实不算什么好差事的原因。

    除了以上常见的种种横祸,还有就是他的祖上之人,往往也掌握着不少的皇家辛秘之事。

    远的不说,一百年前,大清朝尚未灭亡之时,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在两日内驾崩,光绪帝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然而一九零八年,正值壮年的光绪帝却突然暴毙,第二日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去世,其中的秘闻少有人知。

    为了这些秘事不被外人所知也自然少不了被灭口之人。

    如此以来,刘洋的祖上一直家族人丁不旺,想想也是,在这多重夹击之下,人丁又如何兴旺?只怕是再多的族人,也要被杀的七七八八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更多的后人为了生存,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多是金盆洗手后选择隐世于市者。

    不再靠这本事,吃这碗饭。

    所以才说,这钦天监的差事并非什么肥差,反而都是些拿命换银子的无奈人。

    过的日子也自然算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刘洋出生的时代,人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很多的传承文化已经绝迹于世,尤其是新中国,内忧外患不说又经过十年浩劫,所有被认为封建、迷信,甚至是旧的东西都被视为糟粕,都加以除之而后快,首当其冲的就是风水学了。

    刘洋爷爷叫刘连,那个时候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榴莲这样一种水果的存在,所以,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他父亲叫做刘柱,爷爷希望他能够平安百岁,于是取名一个柱字,既有顶梁支柱的意思,也有不动不逸的意味,然而这名字却没能如愿,反而在刘洋不满周岁之时,突然之间一去不返,生死未知。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干了些什么。即使是报了警,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成为了一桩悬案,最后列为了失踪人口。而到了刘洋这一代,刘爷爷似乎已经受够了这样的家族使命,并不想让刘洋继续继承这衣钵,而那个时候,恰巧是出国热的时代,哪怕是第三世界国家,能够走出国门也是极其让人羡慕的一件事情,所以,爷爷便给他取名为刘洋,意为将来可以留洋,即可以光宗耀祖,又能够跳出这个风水师的宿命。

    刘洋可以算作是一个孤儿,母亲在生刘洋时难产故去。

    后来刘父在他年幼的时候,又一去而不归,至今下落不明。

    而唯一可以依靠生活的刘爷爷,也在刘洋八岁时因病故去。

    刘洋的外婆一家因为刘家一直人丁不旺,而且对于风水之类的封建迷信嗤之以鼻。

    所以从始至终,根本上就坚决反对这门亲事。

    但刘母却毅然决然的嫁给了刘父。

    同时也因为此事,也彻底与娘家之人断绝了关系。

    只好与刘母还有一个亲妹妹。也就是刘洋的小姨。

    二人姐妹情深,刘洋成了孤儿以后,便跟着小姨生活。

    恰刘洋家中五代单传,封建王朝覆灭,所以,传到了刘洋这一代,原本被帝王看重的堪舆世家基本也算是彻底落寞。

    不过,即便是不落寞,刘洋也压根没传承到什么像样的本事。

    当然这也与刘爷爷的刻意为之有关。

    但是,刘洋从小受到爷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