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沫沫伸手想要接过沈梨背着的甜秆。
“很重的,还是我来吧!”沈梨担心庄沫沫提不动。
“没事,我拎的动~”庄沫沫坚持着,已经将甜秆背在了身上。
“哎呀,沈梨姐来了!”庄妤的声音从通往菜园子的角门传来,只见她满手泥土,从角门走出。庄妤看到沈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快进屋,一路上累坏了吧?叶宵姐呢?她没一起来吗?”
“她也在家拾掇菜园子呢!等忙完这一阵就来串门。对了,你们的菜种得怎么样了?”沈梨问道。
庄妤剪了短发,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但是却显得更加干练。
“马马虎虎,还算凑合吧!总归是能吃到一些的,不至于全糟践了。”庄妤说的很谦虚。
庄沫沫从水缸里打了一盆水给庄妤洗手,然后又递上一条干净的毛巾。
“进屋说话吧!”庄妤拉着沈梨的手走进屋里,对庄沫沫说:“沫沫快去园子里摘两根嫩黄瓜给沈梨姐尝尝。”
庄沫沫领命而去,直奔菜园子。
“你们的黄瓜就已经熟了吗?”沈梨惊讶地问。
“也是刚熟的第一批。我们趁嫩就赶紧吃了,省得到时候攒一起,吃也吃不完,都老掉了。”庄妤解释道。
话音刚落,庄沫沫已经火速摘了黄瓜回来,在院子里认真地洗了起来,没一会便用小篓子盛了端进屋里。
新鲜的黄瓜嫩绿嫩绿的,还带着井水的水珠,在这炎炎夏日里看起来格外诱人。
沈梨拿起一根咬了一口,脆生生的口感让人嚼起来非常过瘾,黄瓜的清甜和水灵的口感让她感到解渴又清爽。
“我们家种的黄瓜还只比毛毛虫大一点,你们这都吃上了。”沈梨说。
“可能因为种的比你们早几天吧!”庄妤回答道。
庄沫沫却有不一样的见解:“会不会是因为山上的海拔高?就像白居易那首诗写的那样‘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黄瓜熟得自然会晚一些。”
沈梨看着一本正经分析起来的庄沫沫,不禁有些惊喜,她还记得自己刚认识这个小丫头的时候,她还是走到哪都抱着自己的洋娃娃的小屁孩。
“看样子沫沫最近读了很多书啊!连这都懂了!”沈梨夸赞道。
“那当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庄沫沫有些骄傲地笑了。
“从沫沫学会了拼音以后我哥就给沫沫买了一些书回来。上次卖草药剩下的钱都给她买书了,现在这个鬼丫头每天说话之乎者也的活像是个酸秀才!”庄妤揶揄道,语气却中带着一丝宠溺。
“哦对了,庄然呢?”沈梨在听到庄妤提起后,才意识到庄然的身影并未出现。
“他去小桥屯了,就是东南边,离这里大概三十几公里的一个村屯。他说要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弄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庄妤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沉重,她的眉头微蹙,眼中满是对兄长的担忧。
“走了几天了?”沈梨关切地问。
“两天了,还没回来呢!”庄妤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沈梨看着庄妤忧心忡忡的样子,轻声安慰道:“你也别太担心了,庄然的本事你也知道,两三个普通人都不见得是他的对手。小团体势力一般也不会盘踞在村子里——要啥没啥的,难道在村子里像你我一样的种地?”
庄妤被沈梨的话逗得扑哧一笑,她点点头,道理都懂,只是关心则乱。
“放心啦!”沈梨柔声安慰道,“哦对了,我给你们带了一些甜秆。”
沈梨说着便将放在一旁的甜秆抽了两根出来,递给庄妤和庄沫沫一人一根。
“甜秆是什么?”庄妤没见过这种东西。
“呃……跟甘蔗差不多吧!甜的,吃法也一样。”沈梨说着自己也拿了一根吃了起来,算是给庄妤和庄沫沫示范。
庄沫沫学着沈梨的样子尝了尝,“好甜,跟甘蔗的味道一模一样!”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庄沫沫便留沈梨用午饭。沈梨本是拒绝的,但是庄沫沫非常坚持,庄妤也说现在天气太热了,避过中午的暑气再回去吧。沈梨便留了下来。
午饭吃的是小米粥和炒番薯叶,还有一碟子凉拌黄瓜。
“你们的蒜和醋是哪来的?”沈梨吃凉拌黄瓜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加了蒜末和醋,不禁有些惊讶,她好奇地问庄妤。
“我哥从聚集区弄回来的,”庄妤如实回答道,“蒜我们种了一些,等秋天收获了就给你们拿点,还有葱。”她补充道。
沈梨知道,尽管山上有小根蒜,但那与大蒜的味道毕竟不同。某些菜肴,一旦有了蒜的点缀,便能提升至另一层风味。
沈梨在庄家吃完饭,甚至还睡了个午觉,等太阳渐渐西垂才回家去。
路过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