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都不如她。“那我捐两千两。”
“儿媳捐一千。”江氏附合。
“那我们三房也捐一千。”俞氏也附合。
季安澜想了想,“那我跟祖母一样,捐两千两吧。”
刘氏和季明堂眉头一皱,嫌弃她捐的太少。
“你父亲当朝捐了一万两,咱们府中和女眷若也能捐到一万,到时面上也好看一些。”
季明堂只看着她不说话,那副样子,就像季安澜不同意,他就要开口训斥她是个守财奴了。
季安澜便出声道:“那府中最后统计看看,不足一万两,我再补足。”
季明堂和刘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季侯府,认捐两万两,外头也挑不出他们的理了。
这认捐,捐少了不行,捐多了也不行。没准还会引起别人注意,暗中猜测他们侯府在外头有多少不明产业呢。反而不好。
最后连虞氏族长听了,都找到季安澜,说要尽一份绵力。
季安澜欣慰地点头,“那到时和我家的记在一起,但单列你们虞氏一族。”
“如此更好。若无大魏太祖皇帝平定乱世,我虞氏一族还要窝在山上当野人呢。”
等十来位族人拼拼凑凑,最后也捐了二百多两,让季侯府主子下人对他们刮目相看。
对他们都礼遇了不少。
而季明堂才把银票递了上去,季安澜想了两日,终是做了决定。捧着匣子去见了东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