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76章 光绪:所以,让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是大清?

第576章 光绪:所以,让大清灭亡的罪魁祸首,是大清?(1/2)

    得知这些,光绪又命李莲英打探旗人对自己要娶汉人女子为后的看法。

    大多数旗人都表示无所谓。

    皇上是天下之主,咱们旗人是高等奴才,汉人是低等奴才,但归根到底都是奴才,皇上爱睡哪个奴才就睡哪个奴才呗。

    得到回复,光绪本想顺势放开旗民通婚的限制,但仅有少部分相对开明的旗人愿意。

    大多数旗人都表示,和汉人通婚可以。

    第一:汉人得给高额嫁妆。

    明明是娶妻,为何说是嫁妆呢?

    那是因为他们表明最重要的第二点就是:汉人得来当上门女婿。

    就这,还得旗人家无子,或家庭特别贫困,汉人肯出高额价钱娶妻的情况下,旗人才考虑给汉人一个当上门女婿的机会。

    听闻这些,光绪直接气笑了。

    李莲英倒是说了句大实话:“皇上,别看他们现在嘴硬。”

    “若真到了大厦将倾那日,他们保准第一个跪在汉人门前倒贴,忙着改汉姓,恭迎王师呢。”

    “京师八旗,在乾隆爷之时就已不堪用了,除了喊万岁,别无长处。”

    光绪问:“长毛之乱,江南满城被屠,他们就不怕吗?”

    李莲英意味深长:“皇上,您不如旗人了解汉人。”

    “那股杀气,路上泄得差不多了。”

    “到了北京,新朝要彰显仁德,或许会清算贵族,但不会为难这些穷得叮当响的普通旗人。”

    “杀了他们,除了惹一身腥,能得到什么呢?”

    光绪还想尝试:“若朕放开限制,允他们自谋生路?”

    李莲英摇头:“前明也曾想放开宗室限制,结果呢?”

    “咱们八旗比前明宗室更废物,那点‘铁杆庄稼’,怕是不出几个月,就得被人吃干抹净。”

    光绪不解:“刚放开限制,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对待八旗子弟?”

    李莲英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皇上,您怎么就认定,一定是汉人动的手呢?”

    光绪闻言,默然良久。

    ~~~~~

    最后,他让李莲英去查皇史宬漏雨的问题。

    前几日军机处刚烧,这里又漏雨,他怀疑是不是又遭了贼。

    东华门往南走,便是皇史宬,大殿、东配殿、西配殿等等一应俱全。

    此地用来存放国家档案,如:皇帝实录、历代史书、宗族玉碟等。

    这些资料,都用上好的绸缎包裹着,放在一个个巨大的樟木柜子里。

    樟木柜子四个角用铜皮包裹,柜子外有用来拉拽的门环,使用黄铜打造。

    此地除了皇帝,只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才能进入。

    平时都有重兵把守,看管十分严格。

    但是,嘉庆后此地的官兵就懈怠了。

    夏天热,就找地方躲凉。

    冬天冷,就进房间取暖。

    夜班官兵来了就找地方睡大觉,到最后干脆不来了。

    白班的,后来也学着夜班。

    反正这地也没啥值钱的,这些书偷了能卖谁?

    不是某某实录,就是某某圣训,这东西谁敢收?

    同治年间,此地负责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的是一个叫郑武的杂役。

    俸禄极低,地位极低。

    但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史宬,有皇史宬各个殿、各个房间的钥匙。

    这么大的地方,郑武一个人忙不过来,经常带着儿子郑汶得一起。

    郑汶得游手好闲,好赌博,抽大烟。

    临近年关,没钱用了,于是郑汶得把主意打在皇史宬身上。

    书偷来没用,樟木太大不好偷,但铜皮、铜环,可是好东西。

    刚开始,他一个人偷。

    后来他觉得人多力量大,又叫上两个朋友一起偷。

    偷了铜皮铜环,他还不知足,又开始偷各殿大门上,用以装饰的铜叶子。

    几天时间,各殿大门上的铜叶子一片不剩。

    官兵过于懈怠,没有发现橡木柜子的铜皮、铜环被偷,情有可原。

    但大殿门上的铜叶子都被偷光了,官兵难道还是没有发现吗?

    当然……没有发现啦!

    夜班的不来,白班的也不来,平时巡逻的也特么不来。

    能发现,就有鬼了。

    按理说,能偷的东西都偷个干净,郑汶得应该收手了吧?

    然而并没有。

    他转悠来转悠去,发现大殿上固定瓦片用的是铜钉,于是全被撬走。

    但这一撬,出事了。

    铜钉的目的是为了固定瓦片,现在铜钉被撬走,天气好还没事,但遇到刮风下雨,屋顶的瓦片就会接二连三往下掉。

    一个下雨天,有个新来的官兵正靠在柱子上睡觉,瓦片直接砸在他头上。

    到此,此事才算事发,郑汶得和两个朋友被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