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621章 秦王:快去东宫请太子大哥来救我!

第621章 秦王:快去东宫请太子大哥来救我!(1/2)

    【十一:幸存者偏差。】

    【二战时期,阿美海军研究员对参加战斗飞回来的受损飞机进行了研究。】

    【发现机翅膀受损最严重、最明显。】

    【他们就想在机翅膀上再多加点装甲。】

    【这时候,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说:

    “你们的统计是有错误的,真正受致命伤的飞机压根都飞不回来。”

    “飞回来的都是机翅膀受伤,那很可能机翅膀受伤并不致命。”

    “所以应该反其道而行,在飞机中部加装甲。”】

    【后来情报人员搜集坠毁飞机的信息,发现数学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人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只关注那些幸存下来的样本、案例,忽略了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筛选掉或者消失的样本,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得出错误结论,照着错误的做,当然会影响做事的结果。】

    【可以看成功的人是怎么成功的,但更得看那些失败的人是怎么没的。】

    【做的对,还得不犯错,这才有可能成功。】

    【无论是学习、文化课、学技术、开店做生意等等所有方面,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就是除了看因为什么做成功,更得看因为什么失败。】

    ~~~~~~

    历朝开国君主此刻都在屏息凝神,天幕所述的“幸存者偏差”像一记重锤,敲碎了“天命所归”的金漆外壳。

    那些被史书刻意隐去的败寇尸骨,此刻仿佛正从字里行间渗出寒意。

    “天命所归”本质上,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只强调自己“存活并成功”的结果,却刻意忽略乱世中无数被淘汰的竞争者。

    把偶然与必然交织的胜利,归因于“上天选中”的唯一合理性。

    用“天命”掩盖了“多数人淘汰、少数人胜出”的概率本质,让自己的统治显得更具合法性。

    ~~~

    大明,洪武年间。

    跪着的朱樉再愚钝,也咂摸出这层意思。

    可他此刻满脑子只剩“不想跪”的念头。

    抄书、蹲马步还不够,如今又被罚跪,便是铁人也熬不住。

    更让他憋屈的是,老三朱棡、老四朱棣正坐着品茶,偏偏他这个“老二”得跪着!

    哪个老二受过这委屈?

    李唐的秦王李老二何等风光,我朱老二也是秦王,凭什么?

    思及此,朱樉突然抬头,语气带着几分邀功:“爹!历代帝王是幸存者偏差不假,可您不一样啊,您是‘殿兴有福’!”

    说完还得意地瞥向晋王、燕王,等着看弟弟们羡慕的眼神。

    可回应他的,却是朱棡面色古怪地别过脸,朱棣直接抬手捂了脸。

    朱樉正狐疑,一道阴影突然罩住他,抬头便撞上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脸。

    “老二,咱的殿兴有福,和历代帝王的天命,不一样?”

    “裤裆着火——当然啦!”朱樉脱口而出。

    又急忙补了句,“爹您可是布衣天子,那些人哪能和您比?!”

    他挺着胸等夸赞,没承想朱元璋突然抬脚,狠狠踹在他胸口,跟着从身后抽出马鞭,舞得虎虎生风。

    “咱让你说俏皮话!”

    “咱让你布衣!”

    “咱让你殿福!”

    “爹!说两句调皮话而已,儿子哪儿错了?”朱樉捂着头躲,委屈得直嚷嚷。

    这话一出,朱元璋打得更狠。

    这兔崽子,连错在哪里都不知道!

    朱樉这几鞭子挨的真不冤。

    要知道殿兴有福论就是个巨大的胤禩。

    八阿哥,bug。

    当年老朱想剥离“天命”的束缚,却又找不到更好的说法,最后只能弄出个四不像。

    搞出一套:“殃归首乱者”与“福在殿兴者”的理论。

    首乱者,指那些率先揭竿而起发动起义的群体,诸如元末红巾军以及陈胜吴广等,皆被纳入此列。

    这些首乱者乃是“忘恩负义、胆大包天的狂徒”。

    他们仅凭一己之私,贸然挑起战火,致使天下苍生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

    而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类人最终必将遭受天谴,落得个“烟消火灭”的悲惨下场。

    而殿兴者,则是在起义进程中半途加入的群体,朱元璋就将自己归入这一范畴。

    殿兴者投身起义,全然是怀着“救万民于水火”的悲悯之心,他们顺应天命,以实际行动加速了动乱的终结。

    正因如此,“福在殿兴”,他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所以,搞明白了殿兴有福论,就能明白朱元璋对元朝的态度,为什么会那么抽象了。

    一会儿驱逐胡虏,一会儿又乐生于有元之世。

    本质上是立国的理论根基出了毛病。

    想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