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622章 谬误

第622章 谬误(2/3)

、天干地支、五行、中气、相法等等。】

    【要理性的研究,不能迷信。】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集市正闹热。

    “这不就是街口王半仙常说的话?”

    卖菜的张婆戳了戳旁边的挑夫,“上次他说我心善却易愁,我还说他算的准。”

    磨剪刀的李师傅接话,“前儿去算收成,他说我时而顺时而阻,现在看,这话谁听了不觉得对?”

    闻言,穿青布长衫的算命先生周铁嘴,脸涨得通红,不得不站起来,对着天幕拱手:

    “王半仙是天幕所言伪玄学!”

    “但我周铁嘴是真本事,不一样的!”

    话音刚落,有个穿儒衫的士子打旁边过,慢悠悠念了句:

    “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

    若是真有龙虎地,何不寻来葬乃翁?”

    周铁嘴一噎,急着摆手:“你、你懂什么!”

    “龙虎地需看命格,我家人命格不够,担不起!”

    “我是算命的,又不是看风水的,这是两码事!”

    他越说越急,唾沫星子乱飞。

    “真玄学讲究缘法、契机,哪是伪玄学的那套模糊话能比的?”

    周围百姓听了,顿时哄笑起来。

    有人喊:“周先生,那你倒说说,你这‘真本事’,咋跟天幕说的一个样?”

    周铁嘴涨红了脸,还想辩解,可嘴里翻来覆去就是 “命格不够”“算命不看风水” 的话,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在笑声里,灰溜溜地退出人群。

    ~~~~~

    【#可用性偏差#】

    【也叫易得性偏差、可得性偏差。】

    【它指的是:人们会依靠最容易想到的例子去判断一个事物,这种判断明显不符合逻辑。】

    【比如我们很容易想起那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那些没问题的食品就很难被想起。】

    【这种易得性偏差,会让我们对食品安全产生非理性的担忧。】

    【再比如:身边人开店创业成功的案例很容易被想起,但大量创业失败的案例就很难被想起。】

    【这种可得性偏差,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

    【我们根据记忆中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估计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这就会干扰我们对风险的感知,从而影响思维和行为。】

    【正确的做法就是理性的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去下判断。】

    ~~~~~~

    大明,洪武年间。

    秦淮河岸柳丝飘,暮色浸着水汽绕。

    苏文清倚着石栏,指尖捏着半块冷糕,忽然笑出声。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身旁的柳彦正捋着袖子收书,闻言皱了眉,掸了掸青衫上的灰:“粗俗。”

    苏文清挑眉,把糕渣往水里丢:“那你来个不粗俗的!”

    “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盲人摸象——”

    柳彦指尖点了点书册,语气沉了些,“还有王安石变法。”

    “旧党反对之因,便有一条:王莽改制之败。”

    “他们满脑子都是王莽败亡的景象,哪顾得上北宋的症结?”

    “可商鞅变法……” 苏文清话没说完,又被柳彦打断。

    “旧党当然也提了,” 柳彦冷笑一声,嘴角撇了撇,“不过不提他强秦的好处,只提他罚太子、终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

    “拣着吓人的说,才好堵人口舌。”

    苏文清拍了下手,笑骂:“果然是文人惯用手段啊!”

    柳彦斜睨他:“你不也是文人?!”

    苏文清立刻直了腰,理了理领口,语气扬了几分:“我可不一样,我是新复古派,崇汉复唐!”

    “只论实事,不揪着半截话嚼!”

    “……”

    柳彦盯着他半晌,终是摇了摇头,把书揣进怀里。

    ~~~~~~

    【#可用性级联#】

    【一个小地方的灾害天气预警,上了当地的新闻,当地人怕几天出不了门,就到超市采购食品。】

    【隔壁城市的人看到新闻,也怕离得近,被灾害天气波及,他们就也去超市采购。】

    【而且把这消息告诉了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堆人就到超市采购。】

    【其他人看到有人采购就问原因,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来抢,导致食物短缺。】

    【食物短缺的事上了新闻,这条新闻让更多人去超市抢购,最后陷入到了越抢越缺,越缺越恐,越恐越抢的循环。】

    【可用性级联指的就是:某个观点、事件、风险,通过反复传播和探讨,逐渐变得更容易被想起。】

    【也就是它的可用性提升,进而被公众和社会认为更重要、更可信,或者是更可能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