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河埠石阶上的陈老伯,年轻时在黄河工地上被元兵抽瞎了一只眼。
他听着歌词,干瘪的嘴唇微微颤动,用仅剩的独眼死死盯着天幕。
当听到“神明神明睁开眼,看看这断壁残垣,人祸更与天灾连,白骨露野边” 时,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易子而食的年代,浑浊的泪水顺着脸上的沟壑滑落,滴在满是老茧的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颤抖的手,紧紧握住了身边儿子的胳膊。
码头上,一群刚卸完货的力夫听得血脉偾张。
当过义军辅兵的李铁柱,把汗巾往结实的胸膛上一拍,对众人低吼:“俺当年也跟着大帅打过仗!”
“当年打集庆府,怕归怕,可想着打下来就能分田,就啥也不怕了!”
女人们则紧紧搂着孩子,挤在悬挂店招的屋檐下。
当唱到 “惟愿此天,人人得衣食体蔽腹果” 时,她们下意识地摸了摸孩子身上虽旧却完整的衣衫。
想起去年丰收后家里终于有了余粮,她们眼中泛起了泪光。
这句最朴实无华的愿望,直击她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而当石破天惊的 “神明、神明去一边!” 炸响时,整条街巷为之一静。
短暂的死寂后,一种混杂着震惊与痛快的情绪,在码头力夫、店铺掌柜、织坊妇人之间弥漫开来。
“说得好啊……”一位曾被寺庙夺田的老人喃喃道。
在这见惯了迎来送往的长干里,百姓们比谁都明白。
能指望的,不是泥塑的神佛。
而是那个带着他们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让他们能在这秦淮河畔安稳度日的朱重八!
曲终,余音仍在秦淮河上回荡。
一位在街角设塾的老先生,颤巍巍朝皇城方向长揖到地,对围过来的街坊四邻道:
“这曲子,唱的不是神仙,不是皇帝,唱的是咱们这些草民受过的苦,是咱们陛下带着咱们流过的血,更是咱们现在这能活下去的世道啊!”
“陛下……是知道百姓疾苦的。”
许多从这首歌里,再次确认了一个事实。
打下这江山的皇帝,和他们一样,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自己人。
他或许严厉如父。
但他要的,和他们一样。
不过是“人人得衣食体蔽腹果” ,不过是 “岁岁更长安”。
但也有人冷眼旁观。
街巷阴影处,一位唐姓男子收回望向天幕的目光,对身旁的女子低声道: “一群愚民!”
“他们以为龙椅上那人,是饿死爹娘的朱重八,是立志还天下太平的朱元璋?”
“呵呵,龙椅上坐的是立国大明的洪武帝,是朱家的族长!”
女子蹙眉:“如今天下渐稳,我们还要……况且,看天幕透露的历史,我们应当是失败了吧?”
“愚公移山,子子孙孙,何穷之有?”男子声音沉静如铁,“我若不成,还有儿子,儿子不行,还有孙子!”
女子颊边微热,低声道:“我尚未应你亲事,何来儿子……再说,你怎知定是男丁?”
唐姓男子目光望向漆黑的河面,语气却斩钉截铁:“女子又如何?若真生个女儿,我偏要叫她赛儿——赛过男儿!”
女子轻轻啐了一口,声音几不可闻:“不知羞。”
“婚姻大事,且等回去禀明爹娘再说。”
~~~~~~
【通通——诸葛武侯版。】
【苍天苍天睁开眼,你看一看这世间。】
【何处百姓遭离乱,何处起兵燹?】
【乱世间生灵有倒悬。】
【且看朝上群奸,却狂欢吧狂欢吧,“此乃太平年”。】
【将军三顾亮于草堂前,赤子心不曾变, 令亮心意决。】
【隆中一对为君拨云烟,也愿为君效犬马,定太平盛世间。】
【嗵一声落下,宝剑嗵一声落下,孙仲谋也硬气啦!】
【嗵一声落下,宝剑嗵一声落下,借羽箭借东风,鼎足三家分天下!】
【苍天苍天睁开眼,你看一看这世间,有几分还像从前。】
【亮弹指挥间,区区蜀道又何惧险。】
【汉中施小谋略,轻松赶走曹阿瞒,天府立霸业!】
【嗵一声落下~~~忽闻青龙亡。】
【嗵一声落下~~~阆中桓侯命丧。】
【嗵一声落下~~~白帝臣心茫。】
【大任一肩抗,饱尝复汉凄凉。】
【休养生息平南方,挥师北伐复汉邦。】
【马谡固执守山岗,追悔空悲伤。】
【再出汉中围攻陈仓,斩敌魏将王双。】
【怎料军粮难久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