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642章 攻略刘焉(上)

第642章 攻略刘焉(上)(1/2)

    张新没有再多说什么,示意亲卫把张卫押下去,同时让杨帛等人自行回家。

    杨帛等人眼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却又不敢违抗张新之令,只能不情不愿的行礼告退。

    “老典。”

    待众人走后,张新对着典韦说道:“召公与、孝直过来议事。”

    “诺。”

    典韦点了两名亲卫,叫人去了。

    张新趁着等待之时,提笔写了几封信。

    一封给韩遂。

    蜀中消息闭塞,刘焉出兵之事,虽说在他的谋划之中,但那也是看了张鲁府内的信件,才能确定。

    更别提凉州那边了。

    韩遂根本不可能想到,身为汉室宗亲的刘焉,竟然会起兵来攻。

    在他的视角里,张新拿下汉中,解除了关中南面的威胁,已经可以腾出手来了。

    关中南面无虞,北边有关羽、赵云、郭汜等人顶着,也没啥大问题。

    东边的河南是张新自己的地盘。

    剩下的,就只有西边的凉州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新为了拱卫都城安全,出兵凉州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因此他打算亲自率领汉中之众去一趟陇西,吓唬韩遂一番。

    你再不出兵,我真揍你哦。

    蜀道难行。

    刘焉的先锋距此还有两个月路程。

    大部队更远。

    就算他行军神速,时间减半,那也有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往返一趟祁山道,足矣。

    “来人。”

    张新写完信,叫来一名亲卫,仔细交代了一番。

    这次面见韩遂,怎么嚣张怎么来,怎么无礼怎么来。

    顺便再帮他看看老婆孩子。

    韩遂这货就是这样,吃硬不吃软。

    只要稍有退让,他就会得寸进尺。

    唯有强硬到底,才能把他压的服服帖帖。

    亲卫领命而去。

    张新又给徐和、杨凤等人写了几道军令过去,让他们抓紧时间整顿那三万降卒。

    这些降卒现在还需要拉去凉州一趟,以壮声势。

    等从凉州回来,就该精简人员,提升战力了。

    做完这些,沮授、法正二人正好来到。

    “臣等拜见明公。”

    二人进来,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来。”

    张新招招手,示意二人近前,随后把早已准备好的汉中地图铺在案上。

    “都看看吧,此次刘焉领兵十万前来,这一仗要怎么打?”

    “明公。”

    沮授拱手道:“臣这几天一直在想......我们先前在长安定下的计策,是否太过冒险了?”

    “要不还是先派兵守好阳平关,再静观其变吧?”

    “计策不变。”

    张新摆摆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若不放开阳平关,让刘焉大军进来,又怎能一战功成,彻底平定巴蜀?”

    “守好阳平关,确实能保证万无一失。”

    张新看着沮授问道:“可阳平关外地形狭窄,纵使击败刘焉,我又能损耗他多少实力?”

    “三千?”

    “还是五千?”

    “若刘焉主力不损,退回蜀中据守,以朝廷目前的情况,我拿什么去打那一路上的关隘?”

    “公与,你该不会认为,我如此大费周章,只取一个汉中就满足了吧?”

    汉中的战略价值不必多说。

    向北可攻关中,向南可攻蜀中,向东可以顺着汉水直取荆州,向西则可以通过祁山道去往凉州。

    但要论经济价值,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汉中平原,太小了。

    自给自足不成问题。

    盈余一些粮食,供养个两三万兵马也行。

    不过也仅止于此了。

    若关中兴盛,张新在这放个两三万兵马防备刘焉,倒也还行。

    可问题是,现在的关中太过残破,迁都那是迟早的事。

    到那时,朝廷远在河北,鞭长莫及,汉中反而成了一块鸡肋之地。

    留兵吧,好像没啥意义,还不如留在关中。

    不留吧,迟早都会被刘焉收回去。

    那还打下来干嘛?

    张新可不是小黑胖子。

    陇他要,蜀他也要。

    “可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刘焉竟然会起十万大军!”

    沮授再劝,“若刘焉只来五万兵马,臣自然相信,以明公之能,定能击而破之。”

    “十万大军......”

    “没那么多。”

    张新打断道:“蜀道难行,后勤民夫至少就要一半。”

    “刘焉号称十万大军,其麾下能战之士最多只有五万而已。”

    “纵使只有五万能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