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香港股市。
牛奶股莫名其妙升了14港元,以137港元收市,而置地股也攀升到95港元的新纪录。
令人奇怪的是媒介反应迟钝,竟无此报道。这在后世,不可思议。
自从1969年底远东会开市,股市“骑牛”渐进佳境。到1972年,股市如火如茶,交投踊跃。传媒及股民,皆以为大市所然,而忽略了小市的异常起伏。
10月30日周一开市,股市终于爆发置地和牛奶的收购战。这一天,置地股和牛奶股分外引人注目。然而,晚报及电台仍保持沉默。
10月31日,置地才在报章刊登全版广告:宣布对牛奶进行收购“怡富有限公司和获多利有限公司”(均为置地的财经顾问),现在草拟文件,准备于1972年11月7日分别寄与牛奶冰厂有限公司各股东。文件内将载列——以两股面值5港元之置地公司股票,交换一股面值7.5港元之牛奶公司股票的建议。
其实,从10月25日起,已经燃起战火。这意味着,有人泄秘,混水摸鱼。若在后世,交易所及监管部门即会追究,控其“内幕交易”。更令人不解的是,如此浩大的收购,双方竟不要求停牌,交易所无动于衷,仍许两家挂牌买卖。由此可见,此时股市尚未发育成熟,监管不严,证券法例空洞无物,传媒均无老练的证券记者,投资者认知水平疏浅。林林总总,给炒股老手和享赋敏感的投资者太多的可趁之机。
长实集团。
陈光良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置地公司正在收购牛奶公司。
他的脸上很平静,至于对于这件事的想法,也是顺其自然。如果周锡年来求他,他便考虑插手,这叫师出有名;如果周锡年不来求助他,那他并不会干涉亨利凯瑟克的正常收购行为。
实际上,亨利凯瑟克此时的手段,确实非常的高明——不花一分钱,就欲将牛奶公司拿下;也就是以股换股,置地总归是香港第二大地产企业,其股票的诱惑力仅次于长实。
当然也有也有弊端,那就是怡和持有置地的股权,会被稀释很多;比前世还多,意味置地这一世的市值,比前世低了很多,而牛奶公司的市值则和前世差不多。
陈光良甚至在想:如果他全力出击,恐怕马上就能收购置地。毕竟平安投资手中,大概有5%的置地股权,另外还有10%的牛奶公司股权;等牛奶公司变成置地股权后,平安公司恐怕持股会有近10%。而怡和持有置地的股权,恐怕也就30%出头。
不过他很快将这种想法压下去,如果这样做,恐怕得不偿失。
整个11月,置地和牛奶公司的收购战,也是舆论战,打得让香港的报纸销量都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平安指数大幅上涨,在11月就已经突破800点,前11个月涨幅100%。
正如陈光良猜测的那样,周锡年或许是担忧大地产商吃下牛奶公司,所以期间仅求助一家没什么影响力的华懋地产;最终的结果,也如前世那样,置地不花费一分钱便吃下牛奶公司,实力大增。
新置地公司的市值,虽然还距离长实集团有点距离,但也是增加了不少。
踏入12月,长实集团趁着市场火热,宣布供股计划——每十股供一股,筹集资金3亿,用于发展业务。
此消息一出,一样小市带动大市,平安指数朝着1000点逼近。
香格里拉酒店。
陈光良约庄铸九一起吃饭,席间他说道:“趁现在地产走势高,让时代影业将旺角戏院大厦,以及尖沙咀戏院大厦,进行出售。毕竟现在,已经逐步进入‘多厅影院’时代,传统的戏院占地面积太大,也太浪费。”
庄铸九惊讶了一下,这两处物业虽然不及中环和尖沙咀的两幢大厦值钱,那也是时代影业第四、第五值钱的物业(还有个清水湾时代影城综合项目最值钱)。
“两幢物业恐怕得一亿多,真的要售出?”
他也是TVB的总经理、时代影业的董事局主席,但此时却要听这位亲家公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波周期已经达到巅峰,说不定哪天就来个事情,进入低估。而这两幢戏院物业需要重建,时代影业没必要留着。卖掉之后,我们也可以多分一些红。”
这几年,时代影业每年分红都是不菲,主要地产租金不菲,再加上制片、院线、发行都很赚钱。时代影业,已经进入高分红时期。
庄铸九虽然心痛自己多年来购入的物业出售,但他也听出不一样的情况,那就是这位最聪明的商人,恐怕预测到什么。
“好,我马上就安排。这样优质的物业,现在是不缺买家的。”
“嗯”
这一波证券和地产的‘巅峰’,陈光良家族怎么也能赚到10亿港币,简直是‘搜刮’来形容。当然,这也是陈氏家族为香港做了不少贡献,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