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508章 石油危机

第508章 石油危机(2/3)

名布政司)的罗弼时爵士,在会议上期待的说道:“听说陈爵士能为香港提供石油,是否如实?”

    他是上个月才从律政司,转到辅政司,也是开了香港的先河。而辅政司说白了就是相当于‘总理’,如今香港经济因为石油危机而出现大幅滑落,他自然也是焦急。

    陈光良说道:“能。我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投资了油库,且海上航行的油船亦有12万吨石油。如果允许,我也能向香港提供一定的石油。”

    此举也不算得罪壳牌、美孚、高富、德士古、半岛、标准(它们也是环球的客户),毕竟香港市场对他们来说,小的不能再小;更何况这六家石油公司的背后国家,自己都缺石油,根本顾及不到香港。

    石油政策委员会的成员,纷纷露出喜色。大家都知道陈光良是‘世界船王’,和中东国家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好,但却没想到能搞到如此多的石油,以及建了那么多的油库。

    罗弼时爵士高兴的说道:“如果可能,我们希望陈先生马上拨出那12万吨的石油供港,另外明年再至少提供20万的石油,以此缓解油荒。手续方面,港府会马上给予,一切从快从简的放行。”

    “好”

    陈光良很爽快,本身也是在赚钱,谈不上什么做好事。但现在的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石油,说是已经涨到13美元每桶,但运到香港就不是这个价格,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源紧张,能搞到石油才是厉害。

    就连美国的总统转机,都要省着石油,可见全球石油的紧张性。

    正当陈光良忙着协调石油供港事宜时,一通来自东京的越洋电话打破了节奏——日本首相办公室正式发来邀请,希望他即刻赴日会面。

    消息传开,外界只当是陈氏家族在日投资深厚,获官方礼节性接见,却没人知晓,这场会面的核心,是那座鹿儿岛储油库里 200万吨石油的归属。

    彼时的日本,已被石油危机逼至墙角。作为几乎无本土能源的国家,中东石油禁运让其工业生产非常危机的程度,而陈光良在鹿儿岛投资的储油基地,恰是当时日本为数不多“有油可用”的现成储备。

    日本政府虽急盼拿下这批石油,却投鼠忌器——陈光良不仅是“世界船王”,在全球航运与能源领域影响力深远,更是合作多年的伙伴,贸然施压只会得不偿失,唯有以“官方邀请”的姿态,寻求协商解决。

    陈光良并未摆谱,很快飞抵东京。会面当日,日本能源大臣带着石油公司高管与三井物产社长,早早等候在会议室,脸上满是难掩的急切。

    刚落座,能源大臣便直奔主题:“陈先生,眼下日本能源紧缺,急需您鹿儿岛油库的 200万吨石油,还请您同意即刻出售!价格方面,我们一定给出合理对价,绝不让您吃亏。”

    话音未落,三井物产社长紧接着开口,抛出更重磅的提议:“为长远解决能源储备问题,我们希望收购鹿儿岛储油基地八成股权!今后这座基地将全面服务日本能源储备需求,还请陈先生成全。”

    要知道,这座储油基地本就是环球航运(占股8成)与三井物产(占股 2成)合资共建,三井此时提出收购八成股权,实则是想彻底掌控这座“应急油库”。

    陈光良心中早有盘算,表面却不动声色:“日本一直是我看重的投资地,石油出售给本土企业,我自然乐意。只是储油库刚建成不久,三井为何突然急于收购股权?”

    三井物产社长见瞒不住,索性坦诚相告:“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已决定大规模扩建石油储备基地,鹿儿岛这座现成的基地,能帮我们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您这次投资,确实解了日本的燃眉之急,我们定会给出丰厚补偿。”

    陈光良清楚,此时与日本政府、商界交恶毫无意义,更何况出售石油与股权,本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当初建油库,便是看中石油危机带来的溢价空间,如今时机正好。

    他当即点头:“既然是为日本能源稳定,这两项交易,我们可以好好谈。”

    会议室里瞬间松了口气。

    众人都清楚,这 200万吨石油的分量——彼时全球石油紧缺,即便有钱也难买到,若非陈光良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凭借与中东各国的深厚关系,敲定采购合约并于年初运抵日本,此刻日本怕是近乎无油可求。

    这场看似“礼节性”的官方会面,最终以私下谈判的形式,敲定了石油与储油库股权的交易框架。对日本而言,200万吨石油解了燃眉之急,储油库股权的收购则为长期能源储备奠定基础;对陈光良而言,不仅通过石油溢价赚取了可观利润,更以合理价格出售了非核心资产,进一步巩固了与日本商界、政府的关系,为后续在日投资铺平了道路。

    谈好日本储油事宜,陈光良没有马上离开,他在日本东京参观了一些地方,打算明年开始大举进入日本地产行业,持有到八十年代末再出售。

    简单的考察后,他回到司叶子的别墅,并叫回陈文瀛。

    “艺电公司的情况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