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唐锦绣 > 第二一九八章 会师他曲

第二一九八章 会师他曲(1/2)

    “孤落支”扶离战无可战、逃无可逃,只能率领文臣武将打开东门迎接唐军入城,举国投降。

    朝阳初升,水门开启,唐军将士乘坐战船从敞开的水门驶入城内,扶离带着文武大臣以及阖城百姓夹道相迎,他们驻足望去,朝阳仿佛在唐军的兵卒、战船上镀了一层金子,盔甲、军械皆散发着金色光晕,愈发显得威武雄壮、神威煌煌。

    等到唐军的先遣部队进入城中占据各处要隘,将守城军队全部缴械,杨胄才乘坐战船进入城中。

    受降仪式在王宫之前的广场上举行,除去水真蜡的文武大臣、组织起来欢迎唐军的队伍之外,几乎全城百姓皆前来围观。

    面对盔明甲亮、横刀雪亮的唐军兵卒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密戒备,婆罗提拔城的百姓并未有多少恐惧、害怕,更多是好奇。

    相比于北方的“王国正统”,水真蜡凭借水道与外界联络极多,这里不仅有大唐、林邑的商贾,甚至偶尔能够见到来自于大食的商人,相对而言消息较为流通,自然知晓当今天下第一大国的赫赫威名。

    有赖于大唐皇家水师这些年纵横大洋、所向无敌之余,更多是剿灭海盗而对普通百姓、商贾很是友好,所以到处都流传着“唐军所至、财富亨通”之类的话语。

    唐军固然战力凶悍、天下无敌,但是每到一处皆能带来财富与更好的货殖,使得每一个地方的生活都更为美好,尤其是大唐的行政管理机构更为廉洁、高效,颇受各地土著之欢迎。

    毕竟大唐讲究“有法可依”,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可以得到奖励、做什么必须受到惩罚,都清清楚楚写在律法条文之中,治下之民只需循规蹈矩自可安居乐业,而不是之前各地“酋长”们那般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导致生命财产朝不保夕……

    “大唐”两个字,就意味着“文明”。

    再加上自以为傲的水军连一天都坚持不住便被打的丢盔弃甲、全军覆灭,更使得百姓、商贾心中充斥着一种依附于强者的安稳与虚荣。

    这里的人没什么信仰,更没有家国情怀,只知道依附于强者才能生存,谁的拳头更大、谁的刀子更利,谁就谁了算。

    兵强马壮者王之!

    ……

    杨胄很是意气风发。

    谁能想到他舍弃十六卫打拼多年之地位、权势,奉调进入水师居然一步踏上人生巅峰?

    对于一个武将来说,伐师灭国、生擒其酋,便是最至高无上之荣誉,所以李靖被奉为“军神”,李勣被尊崇“军中第一人”,河间郡王能够在猛将如云的李唐皇室之中地位超然。

    而今,他杨胄也跻身于这个序列!

    爵位、勋阶,都在向他招手。

    他日倘若调回长安,最起码一个十六卫将军的官职!

    心情好,对于水真蜡上下官员、王族便和颜悦色,除去下令封存府库、羁押俘虏之外,并不限制其国内人员之出入,在其水军全军覆没、陆军缴械至城外羁押监管之时,翻不起什么浪花。

    当然,作为水真蜡事实上的国王、真蜡王国的“孤落支”扶离,是一定要阖家上下前往长安的。

    王宫之内,扶离让出主位、神情谦卑。

    “上国兵甲锋利、威镇寰宇,在下敬佩不已,今日愿意举国降唐,今后甘为驱策、誓死效忠。”

    这位事实上的国王心中愤懑至极。

    好生生在国都之内享受荣华富贵、美人醇酒,大唐居然就倚仗武功打上门来,高高在上的国王瞬间便成为阶下囚……

    杨胄奇道:“国主这汉话说得极好。”

    扶离道:“大唐昌盛繁华,天下人皆敬仰,我素来在国内推行汉化,写汉字、说汉话,亲近上国文明。”

    杨胄点点头,没心思与他虚与委蛇,大马金刀坐在王位之上竖起三根手指:“三件事!”

    “其一,你连同整个王族即刻乘坐大唐战船前往长安,向大唐皇帝陛下递交乞降之国书,听候大唐皇帝陛下安排。”

    “其二,准备两万兵马征战三个月之粮秣,三日之内筹集完毕。”

    “其三,将水真蜡所有兵卒整编完成、发放武器,协助我军北伐他曲城,覆灭阇耶跋摩之统治。”

    扶离有些惊慌:“啊,这……”

    杨胄挑眉:“有什么问题?”

    扶离一脸为难:“后两条都好说,既然已经投降大唐自当鼎力相助,唯独第一条……实不相瞒,老夫这身子骨看似还好,实则虚得厉害,整日里服药三升、动辄缠绵病榻数日不起,怕是未等抵达上国便一命呜呼了呀!”

    杨胄上下打量这厮,见其虽然黑瘦但精神尚好,哪里有说的那么不堪?

    “此事没得商量,务必遵照执行。真蜡本是扶南之属国,却以下犯上、篡逆王位,且对扶南王族百般迫害,此为大唐所不容也,所以陛下皇命颁于四海,大唐虎贲维系正朔、伐师灭国。国主必须前往长安接受惩罚,以儆效尤。”

    见扶离吓得一张黑脸惨白,整个人瑟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