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 第214章 龙武卫夜袭大都,张无忌再闯皇宫

第214章 龙武卫夜袭大都,张无忌再闯皇宫(1/2)

    且说时光荏苒,转眼间半月已过,北伐大军在徐达率领下,势如破竹,连连收复中原失地,元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

    消息传至大都,满朝震动,元顺帝更是焦虑难安,夜不能寐。

    汝阳王与王保保虽表面镇定,内心却深知局势危急。

    他们密谋之下,决定加快行动步伐,一面加强军事防御,一面加紧对朝中反对势力的打压。

    汝阳王更是频繁出入皇宫,以国家大义为辞,试图说服元顺帝授予其更多实权,以便调集全国之力,抵御明军。

    然而,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并未坐视不管。

    汝阳王野心勃勃,一旦得逞,必将危及皇权,乃至大元社稷。

    于是,他暗中联络朝中忠臣,秘密筹备应对之策,同时加强对汝阳王及其党羽的监视。

    双方暗流涌动、剑拔弩张之际,前线传来急报:明军已突破黄河防线,直逼大都而来。

    消息如晴天霹雳,震撼朝野,元顺帝惊慌失措,急召汝阳王入宫商议对策。

    汝阳王趁机进言:“皇上勿忧,微臣早有准备。只需皇上授予微臣全权,微臣定能调集大军,击退明军。”

    元顺帝闻言,虽心存疑虑,但形势所迫,不得不点头应允。

    于是,汝阳王被任命为枢密使,总领全国兵马,同时被赐予调动各地驻军的令牌。

    得到授权的汝阳王立即行动起来。

    他一面调集大军在京畿地区布防,一面派出使者前往各地,催促驻军前来勤王。

    此时夜幕笼罩着大地,万籁俱寂,唯有微风轻轻拂过树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张无忌率领着五千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龙武卫,如鬼魅一般悄然抵达了大都城外。

    张无忌目光炯炯,凝视着眼前这座宏伟的城池,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下达命令道:“传本王军令,今晚我们将夜袭大都,目标直指元廷皇宫!”

    此言一出,一众龙武卫士兵们顿时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之色。

    他们深知这次任务的艰巨性——仅凭区区五千人马,不仅要攻破防守严密的大都城,还要直捣戒备森严的元廷皇宫,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中一名将领忍不住上前一步,抱拳说道:“明王,此举是否太过冒险了?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恐怕难以成功啊。”

    张无忌却不为所动,他双手抱胸,眼神坚毅地回答道:“我意已决,无需多言,只需遵命行事即可。”

    张无忌之所以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是因为他得知汝阳王已经被元顺帝重新启用,并总揽朝政大权。

    汝阳王乃是张无忌的岳父,他实在不愿与岳父正面交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更何况,如果汝阳王在此战中有个三长两短,他又该如何向自己的爱妻交代呢?

    同时,张无忌心里很清楚,只要明军能够连战连捷的消息传到大都,元廷必然会心生恐惧,进而选择迁都以避其锋芒,苟且偷生。

    若是再拖延下去,让元顺帝趁机逃脱,那日后想要彻底消灭元朝势力将会变得更加困难重重。

    所以,无论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怎样艰难险阻,今夜的行动都势在必行。

    夜色如墨,星光隐匿,大都城外,张无忌的身影在火把的微光下显得格外高大。

    这一战不仅关乎明军的胜败,更关乎天下苍生的安危,以及他与汝阳王之间复杂难解的亲缘与立场纠葛。

    “众将士听令,”张无忌的声音在寂静的夜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虽人少,但胜在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今夜,我们以奇兵之姿,直捣黄龙,让元廷知晓我龙武卫之威!”

    张无忌一声令下,龙武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身着夜行衣,脸上涂抹着迷彩,宛如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着大都的城门逼近。

    城门守卫在连日来的紧张氛围中已显得疲惫不堪,加之夜深人静,戒备更是松懈。

    龙武卫利用绳索攀爬城墙,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城楼上的守卫,打开了城门。

    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迅速向皇宫进发。

    街道两旁,偶尔有巡逻的士兵经过,但在龙武卫高超的身手与默契的配合下,无一能逃脱被悄无声息地解决的命运。

    张无忌则亲自带领一支精锐小队,直奔皇宫而去。

    他们穿过曲折蜿蜒的宫巷,避开了重重守卫,最终来到了皇宫大门前。

    望着那扇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金色大门,张无忌心中五味杂陈。

    一旦跨过这道门,就意味着与岳父汝阳王的正面冲突,也意味着他将背负起更多的责任与牺牲。

    深吸一口气,张无忌挥剑斩断了门锁,带着小队冲入了皇宫。

    皇宫内,灯火阑珊,一片寂静,似乎还未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