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但更多的还是对张无忌决定的尊重。
张无忌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笑容如春风般和煦温暖。
他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常遇春,缓声道:“常大哥,此事日后自会明了,你且耐心等待便是。”
尽管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让人无法质疑的自信与从容。
一旁的朱元璋同样面露不解之色,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心中暗自揣测着张无忌此举背后真正的意图。
然而,对于这位年轻有为的明王,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有着一份信任。
张无忌绝非轻率行事之人,既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必定有其深意所在。
常遇春见张无忌不愿多言,便也不再追问。
他点了点头,表示愿意相信张无忌的判断。
毕竟这些年来,张无忌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领导才能早已让众人折服。
其实,张无忌之所以下定决心要找到胡青牛和王难姑夫妇,原因有二。
其一,他深知大明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胡青牛和王难姑这对医道夫妇,无疑是推动大明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不二人选。
其二,张无忌自幼受师父胡青牛和师娘王难姑的悉心教导与关爱,如今自己贵为明王,自然希望能够报答这份养育之恩,尽孝于两位长辈膝下。
这场酒宴气氛热烈非凡,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待到酒足饭饱之后,张无忌、朱元璋以及常遇春三人皆是心满意足,面带微醺之态,相互道别后各自尽兴而归。
朱元璋和常遇春离开皇宫之后,张无忌也迈着略显踉跄的步伐缓缓地回到了坤宁宫。
一踏入宫门,王月敏便迎了上来,满脸关切地问道:“无忌,今日为何喝了如此之多的酒呀?瞧你这脚步都有些不稳当了呢。”
张无忌哈哈大笑着回答道:“哈哈哈,敏儿莫要担心,今日我设宴款待姐夫和常大哥,大家相谈甚欢,兴致颇高,自然也就多饮了几杯。”
王月敏轻轻皱起眉头,嗔怪地说道:“饮酒过量可是会伤身的哟!我这就吩咐宫女去给你准备一碗解酒汤来。”
说着,她便转身欲唤人前来。
张无忌连忙摆手阻拦,自信满满地笑道:“敏敏不必如此麻烦啦,以我的功力,只需运用内功将这酒气逼出体外即可。”
王月敏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娇嗔地白了他一眼,说道:“我知晓你内功深厚,但也没必要为了解酒就这样耗费内力嘛。况且,解酒汤又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就能备好的。”
张无忌听后心中一暖,微笑着应道:“嗯,还是敏敏最懂我、最心疼我了。”
果然,没过多久,一名伶俐的宫女便手脚麻利地准备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醒酒汤,并小心翼翼地端到了张无忌面前。
浓郁的汤汁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表面还漂浮着一些细碎的草药末儿,看上去就让人垂涎欲滴。
张无忌端起这碗精心熬制的醒酒汤,仰头一饮而尽。
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滑下,瞬间传遍全身,不仅让他的胃里感到暖洋洋的,就连心里也仿佛被阳光照耀一般温暖无比。
喝完之后,张无忌满足地长舒一口气,转头看向身旁的王月敏说道:“敏敏啊,岳父大人派遣大舅哥前去镇守兰州,不过你别担心,我这边已经安排徐达他们带领足足二十万大军朝着兰州进发了。”
王月敏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已知晓此事,但眼神中还是透露出一丝忧虑。
她轻声回应道:“嗯,此事倒也怪不得你,只是希望能留下哥哥一条性命便好。”
张无忌连忙安慰道:“敏敏尽管放心吧!我早已交代过徐达他们,此次出征的目的仅仅是夺取兰州城,绝对不会伤害到大舅哥的性命。
咱们之间毕竟有着亲情羁绊,我怎会忍心对他痛下杀手呢?”
说完,他轻轻地握住了王月敏的手,给予她一个安心的微笑。
王月敏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兄长的担忧,也有对张无忌的信任与依赖。
她轻轻抽回被握住的手,摩挲着衣角,低声道:“无忌,我明白你的苦心,也知道大局为重。
只是……哥哥他自幼便与我相依为命,父王又年迈多病,家中能倚靠的唯有他了。
此番他率军前往兰州,面对的是我大明的铁骑,我心中实在难以安宁。”
张无忌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他缓缓走近王月敏,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温声道:“敏敏,我深知你对家人的情感。
但你要相信,我张无忌虽身在帝王之家,却从未忘却人间真情。
徐达他们皆是明理之人,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