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留着你们的生命,一直留到今天,为的就是现在!
现在,上路吧!”
在李青松的操纵之下,数十亿台机器人鱼贯而入,将每一名被绑在行刑床上的紫月人全都解开束缚,然后强行捆绑起来,直到捆成粽子一般丝毫动弹不得,才将仍旧处于清醒状态下的他们一个个都扔到了已经提前准备好的重型运输船之中。
通常情况下,以重型运输船的内部空间,最多仅能容纳下不超过两万名智慧生命。
但现在,每一艘运输船内部,李青松都塞进去了一亿名紫月人。
怎么塞进去的?
很简单,直接把他们当成货物,层层迭迭的塞进货仓里即可。
一个体积仅有1000立方米,10*10*10的小型货仓,使用这种方式便能塞进去足足上万人,一艘重型运输船承载一亿名紫月人丝毫没有压力。
甚至为了避免这些紫月人提前死掉,李青松还贴心的提前改装了这些重型运输船的维生系统,确保每一名紫月人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确保他们能活到撞击的最后一刻。
这一刻,每一艘重型运输船内俱都哭声震天,哀嚎、哀求、咒骂声不绝于耳。
李青松丝毫不以为意,声音中仍旧充满了笑意:“很好,很好,一名紫月人平均体重80KG,十亿名紫月人就是8000万吨,完全足够充当压舱物了,好得很啊。
上路吧,去用你们的身体,亲身灭掉你们敬爱的魔眼领主去吧,出发!”
伴随着李青松的一声命令,十艘重型运输船同时启动,以不会导致紫月人死亡的加速度,从数百亿公里之外开始向着那颗白矮星加速。
当这些重型运输船撞击到白矮星吸积盘之中的时候,它们的速度恰好达到了光速的55%,正是李青松预定之中的速度。
下一刻,那在白矮星引力下疯狂旋转的吸积盘,如同水面上被扔下了几颗石头一样荡起了十片波纹,又瞬间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李青松耳中充斥着的哀嚎、哀求、咒骂声等,同样消失不见。
吸积盘仍旧在疯狂旋转着,但李青松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经达成了。
那在白矮星重力之下疯狂旋转的恒星物质,此刻就像是打磨机之中的打磨砂一般,只需要一瞬间,便可以将李青松的那十艘重型运输船,从外部的强核材料,到内部的紫月人的身体,全部打磨的一干二净,连一点残渣都不会剩下。
唯有一样东西会留下。
角速度。
因为角速度是守恒的,只会转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消失。
在这外部补充的角速度之下,吸积盘物质汇入白矮星的路径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接下来两年时间内,白矮星的南北极朝向便会进入预定区间,然后,在20±10年时间内积蓄到足够的质量,轰然爆炸。
自己也该提前从这里逃离了。
李青松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庞大舰队。
“起航!”
这一刻,由200万艘各类型有人操纵战舰,1000余万艘无人战舰和众多无人作战设施,6万余艘大型居住飞船,上千艘巨型空天母舰,十余万艘重型运输船、工业船、客船、实验船等非战斗飞船,以及一颗半径达到了200公里的巨型飞星所组成的舰队,无数台发动机同时向后方喷射出了剧烈的尾焰,缓缓前行。
从这一刻起,李青松的舰队将始终以1.2米每二次方秒的速度加速,一直到加速到87%光速为止。
是的,在这些年之中,李青松的技术又有所进步,舰队的经济航速再度提升了光速的2%。
如果李青松愿意沉下心来,再度仔细解析一番来自紫月文明的那些科技资料,消化吸收掉的话,加上自己本身的科技储备,他的舰队航速甚至能突破到光速的91.6%。
但很显然,他现在并没有这个时间。
这些工作,便留在舰队航行过程之中展开吧。
舰队的航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在加速开始之后的第二个月,舰队航速便到达了每秒钟约1.86万公里,航行距离也达到了约1500亿公里。
无论那颗极度膨胀的红巨星,还是那颗正在疯狂吞噬恒星质量,平均每秒钟便要吸积约两亿亿吨质量——这个质量,大约相当于7.5万座泰山加起来的总质量——的白矮星,在此刻距离的间隔之下,全都变得暗淡渺小了起来。
回想起在G76星系之中度过的这数百年时间,李青松轻轻叹息一声,将视线收回,转移到了舰队本身之上。
“该为冲击引力文明做准备工作了。”
所谓的准备工作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全面消化吸收紫月文明的科技数据,将其整合到自身科技体系之中,然后进一步夯实强核级别的物理理论与应用技术而已。
有那颗飞星在,这一过程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与能源完全足以供应。
“伴随着毁灭者文明与空间级魔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