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51章 刘备:李相完人,临书依依,不胜眷念。

第251章 刘备:李相完人,临书依依,不胜眷念。(2/6)

又多了一个军权。

    试想,一个地方长官,同时拥有监察权、军权、执政权。

    这和土皇帝有什么区别?

    倘若他想造反,中央除了直接发兵征剿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制裁他。

    可汉朝廷当时内忧外患,只能选择放权给地方,让他们大权在握。

    虽然这使得地方叛乱被很快给镇压了下去,可也直接导致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因为大伙儿没有了约束,在地方上的权力太大了。

    所以李翊希望刘备能够设立一个新的职位布政使,先分化州牧的执政权。

    而李翊也非常适时地,选择了此时权力分散的幽州。

    你像其他州郡,蛋糕其实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你敢在这时候,去分化那里的权力,就是动人家的蛋糕。

    这种吃力不讨好还得罪人的事儿,李翊可不想此时去做。

    而幽州此时的地方权力分散,基本是豪强说了算。

    拿这里做试验田,可以说是再好不过。

    为了做表率,李翊还专门提出,由徐庶来当冀州的布政使。

    等于李翊主动交出了自己的执政权。

    但老刘与老李共事多年,这点意思又岂会不懂?

    徐庶是李翊的故吏,提拔他做布政使。

    非但不是削弱了李翊手中的权力,反而是进一步加强了他在北方的集权。

    信的末尾,李翊再次写道:

    “臣虽不才,愿效晁错之忠,虽鼎镬在前不避也。”

    “惟乞假节半载,当为大王收北疆如臂使指。”

    “翊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建安十年春一月奏。”

    刘备看完李翊的表文,连连叹气。

    竟忍不住流下滴下泪来。

    简雍入内,见刘备览表文,执简泫然。

    不觉诧怪,连忙走过去关心:

    “王何泣也?”

    刘备擦拭眼泪,叹道:

    “孤负丞相多矣!翊自随孤以来,夙夜匪懈。”

    “今观此表,字字血诚。”

    “幽州苦寒,胡马嘶风之地也。”

    “翊前不避斧钺,亲往讨之。”

    “今又欲复蹈,非独为社稷之计,更为生民之谋。”

    言未已,刘备已是泪落沾襟。

    “孤不过是偶然有感,心中思念罢了。”

    简雍暗想,虽然随着刘备的地位、地盘越来越大。

    君臣二人能见面的时间也跟着变少。

    但好歹此前李翊专门回徐州时,君臣二人还见上了一面。

    今也未有分别多久,大王又何必多愁善感呢?

    难不成真就是人上了年纪,会越来越感性?

    毕竟刘备今年已经45岁了。

    “李相总朝纲,复亲边鄙。”

    “欲收豪强之权以固根本,设布政之司以苏民困。”

    “此岂独良相?实千古完人也!”

    刘备忍不住赞叹自己的先生。

    简雍连忙在旁侧附和:

    “臣闻主忧臣劳,此丞相之分内耳。”

    刘备怫然不悦,一挥手:

    “不然!翊本天下奇才,若仕曹魏,荆楚,何愁不致今日之位?”

    “今委质于孤,甘受风霜之苦。”

    “每思及此,孤心如刀割也。”

    话落,刘备即命简雍磨墨。

    亲自手书一封,回报李翊。

    李翊在渤海得刘备书时,竟是许褚亲自送过来的。

    与许褚齐来的,还有他麾下的虎卫。

    李翊便问:

    “……仲康不留在齐王身边,来我冀州何为?”

    许褚质重少言,只拱手答:

    “奉命而来!”

    话落,将刘备亲笔书信,交给李翊。

    李翊得其书,览阅,其书略曰:

    “——君之忠荩,天地可鉴。“

    “所请皆允。”

    “然幽州虽重,岂重若卿之万金之躯乎?”

    “昔萧何守关中,光武倚寇恂,皆以腹心托之。”

    “今卿欲亲涉朔风,直面豺虎,此诚社稷之福。”

    “然备宁失幽州,不可一日无卿也!”

    “故特遣虎卫三百随行,许仲康性刚志烈,可当护卫之任。”

    “凡所经行,必令甲士环帐。”

    “若遇险急,当即驰还,慎勿轻身犯难!”

    “另赐锦绢百匹、参苓十匣,惟愿善加调摄。”

    “但得卿平安复命,便是功成,余事不足论也。”

    “临书依依,不胜眷念。”

    李翊读到最后八个字时,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即朝着青州方向,拱手一揖,拜道:

    “臣翊领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