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58章 关公水淹七军

第258章 关公水淹七军(5/6)

    “目今炎夏未退,秋雨连绵。”

    “雨霖已连下十日,照此下去,淮河之水必然泛涨。”

    “届时,某只需差人堰住各处水口。”

    “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

    “……呵呵,新城各处之兵,皆为水中鱼鳖矣!”

    水攻一般是用来困住敌人用的。

    城池被水围住,城内的人就只能慢慢等死。

    比如曹操水淹下邳。

    但关羽此刻,却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历史上的水攻,都是直接掘堤坝之水,引水灌城。

    但如今天公作美,暴雨连下数日。

    如果引水灌溉,是有可能直接把于禁所在的安阳城给一举冲垮的。

    因为三国时期的城墙,主要是夯土墙。

    在面对大水的冲击时,有可能被直接冲倒。

    关羽适才登高望远,就发现于禁所在的安阳城,城池远不如新城坚固。

    毕竟三国的坚城,屈指可数。

    而于禁之所以率七军屯驻于安阳,也好理解。

    安阳距离曹仁所在的新城不远,两座城池可以护卫犄角。

    相互呼应,对望为援。

    但关羽却敏锐察觉到了,先擒于禁的战机。

    “……如今虽然水位暴涨,只是将军欲直接引水冲垮安阳,恐非易事。”

    陈登提出了关羽作战计划的难点。

    水攻虽然好,但前提条件也多。

    第一,你得修运河把水引来。

    第二,你得修堤坝不能让水跑了,要让它流向你想让它流向的地方。

    这两项工程都是极费人力、时间的。

    通常都是进攻方有巨大优势时,才敢这么干的。

    不然城里人的要是出来骚扰你,你就没法踏踏实实干。

    所以围水灌城,通常都是用时间来换的。

    关羽脸色此刻十分兴奋,他对陈登说道:

    “元龙可还记得,八年前,李相在淮南所为之事乎?”

    八年前?

    陈登眼眸一蹙,仔细回想。

    八年前那会儿,还是曹刘的蜜月期。

    两家联合,一同灭掉了不可一世的袁术。

    然后两家共同瓜分了淮南。

    之后在李翊的出面牵线之下,曹刘两家合作,一起修建了一项伟大的工程。

    “芍陂河道!”

    陈登如醍醐灌顶,几乎脱口而出。

    八年前,在李翊的主张下。

    曹刘两家以芍陂为点,向上修建了大量运河。

    将淮水、灌水、颍水全都连接在了一起。

    当时李翊这个作法,遭到了刘营不少人的批判。

    理由就是,修芍陂虽然可以灌溉淮南农田。

    但见效时间短,工程却又十分浩大。

    这会使得将来曹刘两家的争斗中,刘营一方失去先机。

    而李翊给出的解决办法是,跟曹操合作一起修,以减少成本。

    等芍陂河道修好以后,两家一起用。

    这个作法,再次招来了众人的反对。

    因为曹操的河道是最多的,整个豫州、淮南水系几乎都在曹操那里。

    如果两家合作一起修,刘备要吃大亏。

    可李翊还是力排众议,劝刘备跟曹操合作修此河道。

    最终刘备采纳了李翊的建议,选择以极高的成本代价,跟曹操合作修河道。

    彼时的曹操,见刘备主动当这个冤大头,自然是欢喜无限。

    八年过去,芍陂河道早已建成。

    而淮水的各处河堰,自无少缺。

    最重要的是,凭借陈元龙的淮南水军,关羽已经夺取了淮水的制水权。

    接下来,他只需将淮水的各处河堰掘开。

    便能将淮水作为攻城锤,一举撞开于禁的安阳城。

    念及此,陈登不禁抚掌感慨道:

    “李相莫非在八年便已料算到会有今日乎?”

    关羽一捋长髯,眸中尽是尊敬之色,慨叹道:

    “若说别人,关某断不信其有此大能。”

    “可若说及先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元龙亦与之共事十多年,岂不知其非凡本领乎!”

    陈登一怔,下意识地看向北方。

    内心里对李翊感到由衷的佩服。

    十年之前,他治好了自己的病。

    并在他的建议之下,改食鲷鱼。

    如今陈登的身体,依然康健,这都拜李翊所赐。

    “……子玉啊子玉,陈某今生幸得有你这么一个朋友。”

    陈登心中感慨,竟有些悲戚。

    觉得好久没见着李翊了,实在想念他的紧。

    少时,关羽与陈登即刻制定了作战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