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80章 王牌对王牌,天枢卧龙对周郎

第280章 王牌对王牌,天枢卧龙对周郎(5/6)

    对李翊吹捧一番之后,人报周瑜与吕蒙已经引兵到来。

    李翊大喜:

    “周郎来,正解吾之愁闷!”

    “计可发矣!”

    不怕周瑜来,就怕他不来。

    如果周瑜不来,吴人又怎会知道我对荆州“不感兴趣”呢?

    于是,李翊命赵云领数骑去接。

    赵云领命,率百余名白马义从出了城外。

    周瑜遥望见一簇骑兵到来,见其军士雄壮,马体彪肥,乃谓左右人道:

    “此北人马乎?”

    人答说是。

    周瑜默然良机,慨叹道:

    “吾等在江东,惯弄舟楫,若比水战,善可与齐国一较高下。”

    “若比马上功夫,只恐我等无有半成胜算。”

    周瑜心中甚是不安,但还是率众行至于营门外。

    李翊、诸葛亮出帐来接,迎他入内。

    各叙礼毕,设宴相待。

    诸葛亮举酒致谢周瑜来赤壁鏖兵之事,周瑜还礼。

    酒至数巡,周瑜乃试探问道:

    “今孔明先生屯兵至夏口,莫非有意要取南郡乎?”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都在那里冷笑。

    心想我们都退到夏口来了,还怎么去取南郡?

    诸葛亮挥扇笑曰:

    “吾若要取南郡,都督无有半点机会。”

    “今已收兵回了夏口,自是打算回徐州去也。”

    哦?

    周瑜眉梢一扬,对此话将信将疑。

    “齐王备五万大军,来下江南。”

    “粮草军费,所耗甚巨。”

    “今赤壁大捷,曹贼败退,荆州人丧胆。”

    “此正是取荆州之大好良机,公不趁此时进兵,反退回徐州。”

    “此何意也?瑜实不能解。”

    诸葛亮淡淡地说道:

    “当初,荆州公子刘琦,因奸贼蔡瑁鸩害其父。”

    “故而向我主求救。”

    “我主感念同宗之谊,故派亮下江南助,助刘琦公子一臂之力。”

    “诚如都督所言,今蔡瑁、张允俱已身死。”

    “而觊觎荆州的曹贼,已在赤壁一战,元气大伤。”

    “我等此下江南之行,已无遗憾。”

    “自当回徐州去。”

    什么……?

    周瑜蹙起眉头,大脑飞速旋转。

    这天底下,当真有纯出于道义而出兵的诸侯吗?

    当年刘备在平原时,确实是出于道义救过孔融。

    被时人称为,“玄德公仁义著于四海,能救人之急。”

    难道这么多年过去,刘备还有这份侠义心肠?

    周瑜百思不得其解,又接着问:

    “公若去,如荆州人何也?”

    诸葛亮正色道:

    “荆州之事,荆州人决之。”

    周瑜忙道:

    “若吾进兵南郡,公欲加兵于我东吴乎?”

    诸葛亮一摇羽扇:

    “荆州之事,错综复杂,非一日可定。”

    “而南郡尚有曹仁、满宠屯驻的重兵,此地易守难攻。”

    “都督还是莫要去蹚这趟浑水的好。”

    一听这话,周瑜心想,难不成齐人当真不想继续西进?

    说来,齐人下江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齐地本就幅员辽阔,横跨天南地北。

    那么多人远离他乡,也确实该有思归之心了。

    念及此,周瑜乃道:

    “……多谢孔明先生好意,只是瑜受吴侯厚恩,岂能不思报效?”

    “任凭南郡如何坚固,瑜都将将之取下。”

    “只是若待克时,盼先生莫要来与我相争为好。”

    诸葛亮扑哧一笑,道:

    “……都督宽心,亮绝不与吴人争南郡。”

    “此话当得真否?”

    周瑜凝起眉头,沉声问。

    “哪有不当真之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亮可以向都督保证,只有都督能够拿下南郡。”

    “我齐**士,绝不会向南郡发一箭一矢!”

    诸葛亮已经算是齐国高层人物了,在政治场合,说话还是要守信用的。

    周瑜见诸葛亮如此信誓旦旦,这才宽心不少。

    “……善,有孔明先生此话,瑜便放心了。”

    “只是恕瑜公务在身,瑜不便相送。”

    “还请孔明先生一路多多保重。”

    说完,又对一旁的李翊施礼道:

    “……还请李相保重身体。”

    李翊亦还礼,与诸葛亮一同将周瑜送出帐。

    既出帐,吕蒙忙上来问:

    “……都督,事情进展的如何?”

    “齐人可愿将南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