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92章 呼风唤雨,人前显圣,天神莫过如此

第292章 呼风唤雨,人前显圣,天神莫过如此(4/6)

州治,也是荆州派系最顽固的势力。

    现在凭空将刘琦给送回到襄阳去,那万一襄阳人拥戴刘琦上位。

    咱们对汉水一带的控制力,可就要减弱了呀。

    而且真要再腹黑一点去想,万一刘琦是装病,就是为了脱离咱们的掌控。

    那不是纵虎归山么?

    诸葛亮一挥羽扇,沉吟道:

    “刘公子虽然懦弱,但秉性善良。”

    “荆州方历战火,其必不忍再见兵燹。”

    “今吾将其送回襄阳养病,正为告诉襄阳之众。”

    “吾不仅会善待刘景升后人,更会善待荆州老臣。”

    马谡听罢,当即拱手作揖:

    “……先生远见,无人能及。”

    诸葛亮无奈一笑:

    “亮之见识,比之李相来,可真是萤虫比皓月矣。”

    马谡乃正色说道:

    “先生何必妄自菲薄?”

    “非是谡不敬李相,只是在下认为。”

    “李相不过比先生早生几年。”

    “倘使先生与李相同龄,先其一步遇着齐王。”

    “未必便不能有今日之基业。”

    诸葛亮闻言,只是弯唇笑笑。

    既不反驳,也不认可。

    要知道,他也是一个意气风发,极度自信的人。

    不然的话,如何敢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

    只是李翊的光芒太过耀眼,功业也基本建成。

    说句大不敬的话。

    即便李翊现在突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凭他现有功绩。

    也足能够名垂青史,与管仲、韩信、邓禹等先辈们比肩了。

    “……幼常,汝如何看待西川之事?”

    诸葛亮话分一转,忽然将话题转到益州来。

    他之所以喜欢马谡,就是因为这个年轻人非常有才华,器量也远远超过普通人。

    尤其他还是一个军事迷,可以说是一个行走的军事辞典。

    一旦他聊起军事来,那必然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能聊一宿。

    诸葛亮一直很关注西川问题。

    因为他人在荆州,西川可以说是荆州的后花园。

    至少对于目前的刘备阵营而言,唯一能进入西川的道路,那就是从荆州走。

    这也是最便捷的路。

    你要真从汉中打进去的话,那西川会狠狠地教你什么叫: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眼看刘备无心于马上夺取西川,心急如焚地诸葛亮,多次上书刘备。

    盼他允许自己,干涉西川之事。

    然刘备多次安抚诸葛亮,告诉他,先稳定住荆州后,再讨论西川事宜。

    马谡乃作揖,向诸葛亮进言道:

    “禀先生,在下以为,齐王之意。”

    “图西川者,当先固荆州。”

    “今齐王以荆土托先生,必欲治安而后取。”

    “若荆襄未稳,遽伐西蜀,是犹筑台于流沙也。”

    “曹操虽觊蜀地,然齐王顺天应人。”

    “但得中原,则万民景从,孰不谓汉室当兴?”

    “彼时西川传檄可定,何须劳师远征?”

    诸葛亮眉头稍缓,静静地转身往室内走。

    马谡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荆南四郡易取难守,可徙荆北官吏以治之。”

    “分其党羽,弱其根基。”

    “如此一来,大族不敢妄动,新政得以施行。”

    “先生在荆州的根基,也能够日渐深厚。”

    末了,又是一个长揖。

    “愿先生思之。”

    诸葛亮听罢,连连颔首。

    笑着握起马谡的手,赞叹道:

    “……幼常真是机敏过人,机敏过人呐!”

    这就是诸葛亮喜欢马谡的原因。

    要知道,

    历史上的诸葛亮,每次跟马谡讨论军事谋略之时,都是从白天一直聊到黑夜。

    人诸葛丞相是何等的大忙人?

    那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真正日理万机的存在。

    结果百忙之中的诸葛亮,却仍愿意抽出时间每次跟马谡聊那么久。

    足见诸葛亮是真的很喜欢马谡。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

    刘备临驾崩前,专门叮嘱了诸葛亮: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刘备不仅提醒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还专门说,如果你不信,可以考察他。

    诸葛亮还真就认真去考察了。

    仔细一考察,发现不是这样啊。

    马谡这人其实很有军事谋略,先帝看人也有过失误。

    比如曾经错看庞统和蒋琬,和错用彭羕。

    所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