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98章 李文侯骂昏司马懿,王朗再现名场面

第298章 李文侯骂昏司马懿,王朗再现名场面(1/6)

    河北,渤海。

    且说李翊查出是司马懿放出谣言之后,怒点三军。

    旌旗蔽日,刀戟如林。

    欲取魏郡,平河内,彻底一统河北之地。

    这一日,升帐议事,众将肃立。

    自平袁氏以后,河北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了。

    即便是在与曹操的交锋之中,争夺河北领土,主战场也是设在了汝南。

    河北更多是小打小闹。

    如今河北众将难得有博得战功的机会,而且还是在齐王刘备面前露脸。

    是以,每一个人都热情高涨。

    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刘备虽不欲亲自指挥这场战役,但他作为齐王,仅是到军中便起到提振军队士气的作用。

    君臣二人,一同在帐中商议军事。

    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

    而提到先锋将领的人选之时,每一名将领都挺直了腰杆,急欲争取这个位置。

    李翊见此,乃引一将出列。

    但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威风凛凛。

    李翊乃笑谓刘备道:

    “此乃义阳人魏延,字文长。”

    “有万夫不当之勇,韬略过人。”

    “当年吾随孔明南下荆州时,多赖此人助力。”

    “今特举于明公,可堪大用。”

    魏延心中暗喜,自觉当年果断舍弃荆州,投入到李翊相府上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为李翊是出了名的护短。

    如今众将都欲争这个先锋将位置,魏延反而近水楼台先得月,被李翊当众给举荐了出来。

    刘备见魏延气度不凡,心中暗喜,遂问道:

    “今委卿以重任,统兵征战,卿当如何?”

    魏延昂然,朗声答道: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

    “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刘备闻言大喜,大壮魏延之言。

    魏延身上这股威武雄壮的英雄气,像极了关羽。

    所以我们常说魏延是小关公。

    因为两人身上的相似点极多。

    都是从底层干起,然后凭硬实力坐到蜀国高位。

    后来关羽担任了东战区总司令,而魏延则是直接抢掉了张飞的北战区总司令位置。

    两个人都很受刘备喜欢,而关羽与魏延都是只敬刘备。

    并且关羽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魏延也是,“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两个人都善待底层士兵,但都不善于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为此,刘备对两人都是惯着,诸葛亮也是哄着。

    比如车骑将军刘琰与魏延发生冲突,诸葛亮就把刘琰给送回成都去。

    然后还让刘琰给魏延道歉。

    而杨仪作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他与魏延关系不和。

    有一次,魏延气得要直接拔刀砍了杨仪。

    杨仪被吓得哇哇大哭。

    诸葛亮又是从中调节,又是一碗水端平,尽可能让两人和睦相处。

    所以常调侃说“蜀汉幼儿园”,诸葛亮作为家长属实心累。

    正是考虑到魏延身上的性格缺陷,李翊才要把他带在身边。

    在消磨他身上戾气的同时,寻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将其引荐给老刘。

    刘备对魏延怀有好感,又笑着问他:

    “帐中皆百战名将,汝无名之辈,何敢争先?”

    魏延双目如电,声震屋瓦,慨然答:

    “方今之世,盗名者众,饰伪者繁。”

    “延性刚直,不习谄谀,唯以赤心报国耳!”

    “愿大王观臣刀锋所向,必为大王枭曹贼之首,复炎汉之祚!”

    帐中霎时寂然。

    唯刘备抚掌大笑,“壮哉文长!真虎将也。”

    “如此睥睨天下之态,真与云长相类。”

    话落,又转头对李翊说道:

    “……丞相,依寡人观之,文长之勇不下吕布。”

    “就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罢!”

    “……哦?”李翊先是怔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作揖答:

    “既是大王保举,那请就命文长为此战先锋。”

    之所以愣了一下,是因为李翊注意到了帐中诸将的神情。

    魏延适才那句话,显然把众人都给得罪了,众将面上多有愠色。

    尤以张郃、徐晃面上最是不忿。

    暗道你一个后生晚辈,怎敢出此狂言?

    什么叫,“盗名者众,饰伪者繁”?

    意思是说我河北将领都是欺世盗名之辈,没有真本事吗?

    如果上一句是无心之语,可末尾又强调一句自己,“性刚直,不习谄谀”。

    合着我们是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