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00章 魏延、陈到:丞相,我们太想进步了!

第300章 魏延、陈到:丞相,我们太想进步了!(2/6)


    “涤除袁氏余秽,其小者也。”

    “整饬方州纲纪,其大者也。”

    “卿等皆股肱之臣,当此之际,岂可苟安畏事?”

    “宜各砥砺奋发,共济时艰。”

    “若复怀怠惰之心,非社稷之福也!”

    刘备此次来河北,也发现了河北官场问题很严重,确实需要整顿一下了。

    又批评了这些怕事嫌麻烦的人,劝他们不要想着偷奸耍滑。

    群臣闻谕,肃然屏息,莫敢再复言。

    刘备又考虑半晌,乃唤陈群道:

    “长文才器,寡人素知。”

    “自汝从徐州随寡人到此,卿遍历河北民情吏弊,当察其症结之所在。”

    “今李丞相欲修《齐律》,卿宜留邺参赞。”

    “以卿明法达变之能,必堪此任。”

    陈群乃顿首拜道:

    “臣敢不竭股肱之力!”

    陈群内心是十分激动与兴奋的。

    倒不是说他被留在了河北,而是刘备专门把他留在了河北,辅佐李翊修编《齐律》。

    什么意思呢?

    当年陈珪病逝,人人都以为沛相之位会落到豫州大族陈群的头上来。

    结果刘备力排众议,兼之张飞拱言,李翊默许,把沛相给了河北旧吏辛毗。

    当时有很多人都替陈群打抱不平。

    唯有陈群保持了冷静,他安慰身边的人说道:

    “大王岂薄旧臣者哉?”

    “今不授沛相,必有其深虑。”

    “诸君且观之,不日当有殊遇。”

    陈群作为律学名臣,自带含蓄,但却又不乏洞悉上意的敏锐性。

    如今,他便揣摩出了刘备的意思。

    他一个徐州官员,留在河北编《齐律》干嘛呢?

    那当然是《齐律》颁布以后,让他当廷尉了!

    这可是权力极大的官职。

    是古代最高司法审判机构的长官,可以汇总全国断狱数。

    凡郡国谳疑罪,皆处当以报。

    远远胜过沛相一职。

    等于陈群他虽没能当上市长,却直接成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

    这令他如何不喜?

    “事不宜迟,卿宜即刻起行!”

    “喏。”

    陈群再次拱手,拜别刘备。

    坐着马车,飞也似的奔邺城而去。

    陈群对刘备分配的这项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

    即便是在赶路的路上,都在审籍看书。

    等到邺城时,陈群已经拟定好了一个草案,想直接交给李翊。

    李翊正于衙署办公。

    他每天卯时过来工作,午时下班吃午饭,这是雷打不动的。

    陈群早早来到丞相衙署,却见李翊早已伏案批阅文书,案头烛火犹明。

    陈群不敢打扰,轻手轻脚地入内行礼。

    李翊头也不抬,只摆了摆手:

    “长文且坐。”

    这一坐便是两个时辰。

    陈群端坐如松,耳中只闻李翊毛笔沙沙之声,偶尔夹杂几声咳嗽。

    窗外日影渐高。

    衙署内其他属官陆续到来,却都屏息静气,连脚步声都放得极轻。

    原来,这些人长期跟在李翊手下做事,太了解这位领导的脾气性格。

    主簿三次捧来紧急军报,皆弯腰碎步上前。

    小吏添茶时手腕发抖,生怕杯盏相碰出声。

    陈群见此,出汗如浆,打湿了中衣。

    不禁感慨,这相府上的工作强度与氛围确实远胜过其他州郡。

    无怪别人都说相府的行政效率极高。

    就众人这个办事态度,能不高吗?

    忽听更鼓报时,侍从在门外轻唤:

    “丞相,午时已至,该用膳食矣。”

    李翊这才搁笔,揉了揉眉心。

    陈群见状,急忙从怀中掏出竹简:

    “禀丞相,下官已拟好《齐律》草案,请丞相过目!”

    李翊淡淡扫了一眼,“放着罢。”

    便起身离去。

    陈群捧着竹简,僵在原地,耳中嗡嗡作响。

    却见主簿悄悄过来低语:

    “陈公勿忧,丞相用饭不过两刻钟,回来必看。”

    又指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

    “昨日幽州来的急报,丞相也是第三日才批的。”

    正说着,忽听廊下传来李翊的声音:

    “长文可曾用饭?”

    不待回答,又听他吩咐侍从说道:

    “给他加道鱼鲙。”

    陈群愣了愣,又看一眼主簿,两人竟然同时笑了。

    这种感觉很奇妙。

    相府的工作氛围很压抑,但却又有种激发人努力工作的欲望。

    李翊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