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70章 男追女不少见,女倒贴追男,其人必有“霸道”

第370章 男追女不少见,女倒贴追男,其人必有“霸道”(1/6)

    章武六年,夏末。

    洛阳皇宫,崇德殿。

    晨曦初露,金銮殿上已列满文武百官。

    刘备端坐皇位,冕旒垂珠后的目光扫过群臣,不怒自威。

    “诸卿可有本奏?”

    声音浑厚,回荡殿中。

    短暂的寂静后,羊衜手持玉笏出列,躬身道:

    “……臣有本奏。”

    “闻朝廷意欲伐吴,臣以为不可。”

    杜畿随即跟上:

    “……臣附议。”

    “如今天下初定,民生未复。”

    “大动干戈,恐伤国本。”

    一时间,七八位文臣纷纷出列反对。

    刘备面色不改,手指轻叩案椅扶手,目光却飘向武将行列。

    只见关羽丹凤眼微睁,红脸膛上闪过一丝不耐。

    张飞虎须戟张,似要发作。

    赵云虽神色平静,但已跃跃欲试。

    “陛下!”

    关羽终于跨步出列,声如洪钟,“孙吴据江东久矣,若不早图,必为后患!”

    “臣请出兵,直取建业!”

    张飞紧随其后,声震殿瓦:

    “兄……陛下!”

    “俺老张愿率精兵三万,定将那碧眼儿生擒来献!”

    赵云亦拱手道:

    “陛下,天下一统在即,岂可半途而废?”

    “臣虽不才,愿为汉室效死力。”

    三员虎将同时请命,朝堂为之一静。

    刘备目光微转,瞥见李翊立于文官首位。

    神色淡然,不发一言。

    这位首相向来善于审时度势,此刻显然不愿卷入争端。

    因为李翊虽然也支持伐吴,但他却清楚,以关张赵三员虎将在朝中的极高威望。

    有他们出面,伐吴之事已是板上钉钉,他此刻根本没必要站出来得罪人。

    羊衜等人见关张赵齐出,气势已馁三分。

    杜畿仍硬着头皮谏道:

    “三位将军忠勇可嘉,然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杜公此言差矣!”

    关羽冷声打断,“孙氏割据江东,不服王化,岂非‘不得已’之时?”

    张飞更是不耐烦地说道:

    “此乃书生之见!”

    “当年若非俺哥哥手提三尺剑,安有今日之大汉?”

    “今天下尚未靖平,尔等便担心自己的身后之事,实在令人失望!”

    张飞性子直,把实话说了出来。

    朝中顿时有不少人,被戳中了痛点,面色大变。

    “张……张将军,你、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俺喷你什么了?你们不就是怕伐吴之后,又会生出一些新贵,顶替你们的位置吗!”

    “俺老张尚且看得明白,难道你们的托辞还能瞒过天下人吗!”

    眼看争论愈演愈烈,刘备终于抬手:

    “诸卿且住,听朕一言。”

    殿内顿时肃静。

    刘备缓缓起身,冕旒珠玉轻响。

    “伐吴之事,是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如今,朕意已决,诸公不必再议。”

    短短几个字,却掷地有声。

    羊衜等人面色灰败,却不敢再言。

    刘备目光转向太史慈:

    “子义,卿掌兵部,伐吴筹备事宜,由卿总揽。”

    “待内阁拟定方略之后,再报朕来定夺。”

    太史慈持笏出列,躬身答:

    “臣领旨。”

    朝会散去,百官鱼贯而出。

    刘琰拉住羊衜衣袖,低声道:

    “羊兄,情况不太对啊。”

    “前几日,陛下明明对伐吴之事兴致不高。”

    “如今态度突变,必是关张赵三人私下里入宫,密谈所致!”

    羊衜眉头皱起,捻须沉吟道:

    “三将功高,陛下素来倚重。”

    “若他们联名请战,也不怪陛下态度转变。”

    众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这肯定是几个权臣私下里逼宫,才让刘备转变伐吴态度的。

    “不行!”

    刘琰咬咬牙,“伐吴若成,必多新贵。”

    “届时我等在朝中地位……”

    话未说完,但众人都已明其意。

    荀谌主动提议道:

    “不如联名求见陛下,再做劝谏如何?”

    众人称善,遂联袂前往后宫。

    此时刘备正在清凉殿批阅奏章。

    宦侍轻声禀报:

    “陛下,刘琰、羊衜等十余位大人求见。”

    刘备眉梢微挑,搁下笔毫:

    “宣。”

    殿门开处,只见刘琰等人鱼贯而入。

    未及行礼,已齐刷刷跪倒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