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梅看了眼小孩儿离开的方向,又看了看巷子里的摊子,咬牙道:“他们哪里来的脸!怎么好意思说是杏花村的!”
一旁陈顺子奇怪道:“人本来就是杏花村的啊。”
秋梅一巴掌拍他手上:“你哪边儿的你?!”
“错了错了媳妇儿。”陈顺子忙拉着秋梅的手,轻轻揉了揉,“我说的也是实话嘛,人的确是杏花村的。”
赶在秋梅再次动手之前,陈顺子又说:“不过是镇上的人都不知道是焕丫先开始卖的,所以大家才会误会啊。”
“那也是她不要脸!”秋梅嗤了一声,又看向焕丫,“丫头,你咋想的?”
焕丫回过神,看向秋梅:“梅姐,能不能麻烦你跟顺子哥在这里等那小孩儿回来?我想去一趟其他地方。”
秋梅蹙眉:“去哪儿?我跟你一起。”
焕丫思考了一瞬道:“那不如这样,等那小孩儿回来了,我们一起过去,我想看看天香镇上还有做什么吃食的。”
秋梅一愣,道:“你不打算做锅盔了?”
焕丫摇头:“当然要做的,这事儿我回去跟你说。”
让秋梅和顺子帮忙买锅盔的事还得跟他们商量,他们也不一定愿意去的。
秋梅和顺子对视一眼,点头:“成,那就等等。”
三人又在一旁等了一会儿,站得累了,焕丫便带着两人到了一个茶摊,这个茶摊能够看到巷子口进出的人,他们便一边喝茶一边等着。
茶摊的老板是个老者,六十来岁了,走路都有点弓背,见三人一直坐在这儿往巷子里看,便问道:
“三位是来找人的?”
焕丫抬头看过去,老者笑着道:“看你们坐半天了,老汉我在这镇上从小长到大,要找谁不如问问我?”
这话瞬间点醒了焕丫。
是啊!比起孩子来说,在这里住了多年的大人不是更清楚?
是她有点钻牛角尖了。
焕丫笑了起来:“大爷,我想问问,就在前面那个巷子里卖锅盔的人,你知道是谁家不?”
老者扬眉:“你问这个是要去买锅盔?”
“不是不是,就是想问问他家靠不靠谱。”焕丫张口就来,“我们是想找她做生意来着,所以想问一下,若是不靠谱这生意就做不了了。”
老汉闻言,仔细打量了三人一眼,看上去不像是寻仇的,还是两个女娃带着个男人,应该做不出啥事来。
他说:“知是知道,那家人在杏花村,哎他那个幡布上面不也写着有的?”
“杏花村哪家啊?”
老汉看着焕丫水灵的模样,也不觉得人有什么坏心思,便说:
“孟家,卖锅盔的那个是孟家媳妇,偶尔她婆婆还来帮忙嘞。哦你要是去杏花村找的话,他家里是有三个儿子来的,这是老大的媳妇儿。”
那大家都知道是孟家?
焕丫垂眸思考了一瞬,问:“那,她自己叫什么名儿啊?”
“她,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老汉抹了一把自己的山羊胡,慢悠悠地说道。
焕丫垂眸,桂英没说名字?
一旁的秋梅忙问:“大爷,那他家啥时候开始摆的摊子你晓得不?”
“嗐,没多久,也就一个来月吧。入冬了才来的,十一月?具体记不清了,不过一来生意就挺好的。”
“那您吃过没?”秋梅紧着问,“您自己都是开茶摊的做吃食的,肯定知道好不好吃吧?”
“这个……”老汉摸着胡子,“不好说啊,各人口味不一样,万一我觉得好吃的你们几个吃着不好,那也说不定不是?”
“大爷,”焕丫露出一个笑容来,“我们既然是要来跟她们做生意的,肯定是跟这个锅盔有关系,那到时候来吃的肯定不只是我们了,您的想法也很重要啊。”
老汉听明白了,问:“唉你是打算买她这个锅盔去卖?”
“也不是买,我就是想学学手艺。”焕丫面不改色道,“玉溪镇那边都没有这个卖嘞,要是学会了,我回那边去摆摊也能赚点不是?”
老汉一听,惊讶了:“你还是玉溪镇的啊?”
“是嘞。”焕丫笑着点头,“我家在玉溪镇边上的一个村子里,所以大爷,这锅盔味道咋样?您觉得我要是花钱来学这手艺,能成不?”
大爷胡子一翘:“我自己哈,估计不成。”
焕丫眸子稍稍亮了下,又觉得自己这样似乎不太好,轻咳一声道:“大爷,为啥不好?是因为不好吃吗?”
“嘿,好不好吃你不都吃过了?”老汉乐呵道,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拐角。
那个位置,恰好是焕丫他们三人刚才在的地方。
“那儿,老乔家孙儿给你们买的嘛。”
焕丫小唇一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老汉笑道:“我老了,口味肯定不一样。不过周围的人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