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我都成刺史了,系统才激活 > 第163章 精明生意

第163章 精明生意(1/2)

    第163章 精明生意

    第163章

    武元策心中窃喜,继续试探道:“敬刺史,不知这四成份额作价几许?”

    敬川伸出一个手掌:“五万贯!”

    武元策大惊。

    码头作价十万贯,那还能大赚特赚。

    可这水运建造不过壳子,叫价如此之高,这不是坑人吗。

    他整顿了下思绪道:“据某所知,绛州制造的三成份额也不过才作价万贯,这五万贯是不是太贵了些?”

    敬川淡然一笑,语气自信:“元策兄长此言差矣,水运建造背后的东家可是绛州府与四海行会,有这两家在背后撑腰,你到时候向身边的富商出售两成份额,要价五万贯不多吧?如此算来,你武家分毫不出,却还能剩下两成份额,这岂不是就等于白捡了一门生意?”

    听完敬川的分析,武元策顿时如梦初醒。

    五万贯买水运建造的四成份额,对他来说确实有些贵。

    但换个角度看,对于那些手握重金,却苦于找不到投资机会的商贾,这五万贯买两成股份,简直是捡了大便宜。

    要知道,最大的东家可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国母——长孙皇后!

    这意味着,这笔买卖不仅稳妥,而且前景广阔。

    长孙皇后在旁听得目瞪口呆。

    这两个臭小子,真是一个比一个猴精,张口闭口就把五万贯的生意谈妥。

    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细想起来——

    等一下,这个商号的头号大股东好像是自己才对!

    这两个臭小子竟然在把她当做“幕后老板”来操盘!

    她心中不禁涌上一股微妙的感觉,自己似乎被“卖”了。

    不过,明知被出卖,却又有些许愉悦,这买卖做得,真是太精明了。

    敬川这小子,确实是把生意做到了极致。

    长孙无忌从旁,同样是喜笑颜开。

    他只花费了万贯铜钱,就得到了绛州制造三成的份额,这笔买卖可真是赚大了。

    “行了,你们俩别在这儿坑蒙拐骗了,赶紧去工坊看看吧。”长孙皇后翻了个大白眼,不耐烦地催促。

    敬川和武元策相视一笑,随即转身,带着人群朝工坊新区走去。

    中途,薛德音忽然低声开口:“川儿,阎家二郎私下里也曾找舅父打听,是否有合适的产业,那道路建造,又或是车舆制造要不就交给阎家打理?”

    薛德音身为薛家的核心人物,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轻松从敬川的话语中察觉到新的商机。

    这种生意看起来几乎是“白捡”的便宜,不做白不做。

    敬川听后,淡淡一笑,语气轻松:“舅父自行安排即可,此等事务无需找小子商量。”

    敬川懒得操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薛德音毕竟是四海行会的会长,管理这些事宜完全不需要他插手。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商号运作顺利,带动更多的富商和投资进入绛州。

    毕竟,一个商号能引来三五家富商投资,怎么想都不会亏。

    众人三三两两的交谈,欣赏着码头上的盛景,转眼便来到了工坊旁边的码头棚户区。

    如今的棚户区已然完成建造,虽然一排排土坯房看上去简陋,但站在远处,整齐有序的排列还是给人一种别样壮的观感。

    敬川原本没打算让长孙皇后参观这里。

    毕竟,这里是役工们的住所,条件简陋且嘈杂,他怕长孙皇后看到后会挑出一堆毛病,反而影响了她对整个工程的看法。

    不过,这时正好赶上了朝食时分。

    大批役工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到棚户,拿着碗盘前去打饭,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长孙皇后一眼便被这场面吸引,目光里透露出几分好奇。

    “去看看役工真实的生活吧!”她话音未落,便已经迈步朝棚户区走了进去。

    敬川心里暗叹一声,这下真的没得选了,只能无奈地示意众人跟上。

    进入棚户区,脚下是坚实的三合土地面,空气中弥漫着不算难闻的土腥味,四周安静而有序。

    棚屋的屋顶大多由草席和木板搭建,窗子是简单的木条格栅,透过窗户,能看到屋内几缕微弱的光线,偶尔有役工们的谈笑声和打饭时的喧闹声传来,气氛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

    长孙皇后走近一间棚屋,站在窗前仔细观瞧。

    她眯着眼睛,打量着屋内的情况,面色渐渐放松。

    每间棚屋内都盘了两个土炕,土炕上铺着简单的铺盖,铺盖全都是麻布材质,远比稻草要好出很多。

    棚屋中央是用木板搭建的临时桌子,几样简单的生活用品零散地摆放着。

    屋子虽简陋,但井然有序,显得意外的整洁。

    马周见长孙皇后在观察,连忙走上前解释:“这些棚户都是应敬刺史的要求,经过多次整改。每间房的人数严格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