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审问之后,两个厨娘却都是无辜的。
负责看守的几个护卫也都被控制了起来,但是审过之后,也是一无所获。
直到,大理寺的人将这些人祖宗十八代都查了个遍,这才从自杀的婆子身上查到了端倪。
原来这自杀的婆子竟是早逝的先太子妃吴氏身边的一个丫鬟的亲娘。
说是那丫鬟自小被卖身到吴家,后来又跟着吴家女陪嫁到了太子府。
等到吴太子妃死后,跟着她的婢女都被太子悄悄处理了。
而这个婆子是个疼女儿的,当初婆婆和丈夫卖女儿的时候,她就大闹了一场,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卖掉。
后来她又盯着买走女儿的人伢子,直到得知女儿被卖到了哪家,见到女儿在主家过得不错方才作罢。
虽然那婆子后来没再跟女儿联系过,但却始终默默地关注女儿的消息。
吴太子妃一死,女儿也跟着消失无踪。
那时候婆子就怀疑上了太子府。
后来没过多久,钟家女就嫁到了太子府。这让婆子愈发的怀疑太子。
可就算怀疑,她也没法确认,更没法对高高在上的太子做什么。
直到这次,吴家状告废太子毒杀发妻,婆子心里的怀疑才终于得到了确认。
于是,她混进废宅当帮厨,给废太子的饮食中下毒。
在女儿大仇得报之后,果断自杀偿命。
一切合情合理,又合乎逻辑。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一切不过掩盖真相的幌子。
果然,很快事情又有了新的进展。
婆子被证实,从很早之前就跟吴家老夫人身边的一个管事嬷嬷搭上了线。
一开始是为了探听女儿的消息,二来演变成偷偷传递东西。
再后来,便是蓄谋为女儿报仇。
一切的一切都指向,这个婆子是被吴家指使的。
而吴家也是在告状废太子无果之后,迫不得已才采取了这种过激的手段。
不知情的人都觉得十分合理。
想想当年风光无限,盛气凌人的吴家,再想想太子妃死后,吴家过得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乍然得知太子妃竟是被太子害死的,能不疯狂报复就怪了。
一时间,吴家俨然成了杀害废太子的真凶。
可知道吴家是怎么回事的人都知道,吴家也不过是替死鬼罢了。
只是,真正的幕后凶手藏的太好,暂时还没被揪出来。
乔清荷将外头的消息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睿,她并没有隐瞒孩子的意思。
“此事暂时尚未有定论,你也不要太着急。圣上彻查的态度十分坚决,想来很快就会查出真相的。”
李睿红着眼眶点头,“老夫人不用安慰我,我都明白。”
“吴家那边……”
乔清荷不想让孩子小小年纪便心存仇恨,有心想要开导两句。
可是她话刚开了个头,就听李睿哑声说道:“我知道,吴家不是凶手。”
尽管他不想承认,但是,在他们落魄被囚之后,只有吴家对他们兄弟表现出了善意。
以前他还是金尊玉贵的太子府嫡长子的时候,他是厌恶吴家人的。
厌恶吴家的贪得无厌,厌恶吴家的惹是生非,厌恶吴家总是打着太子妃娘家人的名义,做下诸多恶事,祸及他父亲和母亲的名声。
母亲死的时候,他甚至和弟弟一起将吴家人赶出太子府,扬言不认这个外祖家。
可是,等到父亲被贬,他们一家子被囚于偏巷陋室之后,除了看守他们的侍卫和每日送饭的婆子之外,唯一来看过他们的,就是吴家人。
衣服布料、米面点心、蔬菜瓜果、针头线脑……
吴家送来的东西都很寻常,却都是实实在在过日子需要的东西。
吴家后来甚至还给他们送过书籍,还让人带话,说日子难熬就读读书……
就连父亲后来都曾哭着说,是他不好,是他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吴家。
那时候他就知道,吴家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只是,当他问及父亲,为何对不起母亲和吴家的时候,父亲又什么都不肯说了。
直到,吴家状告父亲谋害母亲的消息传来,他才明白父亲当初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想不通,明明前几天才给他们送过东西的吴家,为何会突然态度大变状告父亲,一副要置父亲于死地的架势。
直到父亲给他分析,说吴家也是迫不得已的。
他还说,其实他早就该死了。不然迟早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而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只是没想到,那些人会将吴家拖下水。
说是他连累了吴家。
那时候他就知道,想要父亲去死的人不是吴家,状告父亲也不是吴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