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 第182章 新妇承欢,琴瑟和鸣

第182章 新妇承欢,琴瑟和鸣(2/2)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好啊!魏丰,你们立了大功!”

    “全赖主公指导有方!”魏丰和周围的工匠们纷纷躬身。

    “传令下去!”袁尚站起身,声音洪亮,“所有参与水泥试制的工匠,赏钱加倍!魏丰,你督造有功,提为窑场总管事!即刻起,按照此法,全力烧制水泥,有多少要多少!”

    “喏!”魏丰和工匠们齐声应诺,欢声雷动。

    水泥的成功烧制,如同给冀州这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消息传开,整个邺城都为之振奋。

    接下来的日子,冀州的基础建设速度陡然提升。

    原本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的道路,因为有了水泥的加入,无论是路基夯实还是路面铺设,效率都提高了数倍。一条条坚固平坦的水泥路,开始从邺城向四周延伸。

    规划中的工坊城,地基的浇筑速度一日千里。高炉、厂房的墙体,用新式砖块和水泥砌筑,又快又稳固。原本预计需要数月才能初具规模的工坊城,如今看来,或许能大大提前。

    就连筹备中的书院,选址、规划、材料准备也在水泥的助力下,有条不紊地加速推进。

    整个冀州,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百姓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对这位年轻刺史的拥护和信任,也日益加深。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并非全无阴影。

    邺城,一处隐秘的宅院内。

    范岄等几位冀州世家的代表,再次聚首。只是这一次,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

    “袁显甫迎娶蔡邕之女,如今又弄出了那什么‘水泥’,听说能让石头砖块粘合如一,坚固无比。”一位面色阴沉的老者缓缓开口,“邺城内外,到处都在修路建房,声势浩大。长此以往,他这冀州刺史的位子,怕是越坐越稳了。”

    “哼,稳?我看未必!”另一人冷哼道,“他清查田亩,触动我等根本;如今又大兴土木,广纳流民,收拢人心。其心可昭,绝非安分守己之辈!”

    范岄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深沉:“诸位稍安勿躁。袁尚如今有圣旨在手,又有何进在朝中若有若无的支撑,更兼水泥之利,锋芒正盛。此时与他硬碰,并非明智之举。”

    “难道就任由他坐大?”有人不甘心地问道。

    “自然不是。”范岄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根基尚浅,行事虽快,却也急躁。摊子铺得越大,破绽或许就越多。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耐心等待。”

    他环视众人,缓缓道:“洛阳那边,十常侍不会坐视不理。袁尚在冀州闹出的动静越大,他们在宫中感受到的威胁就越强。我们只需蛰伏,看他们斗去。待到时机成熟……”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但其中的意味,众人皆已明了。一时间,屋内陷入了沉默,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咽着穿过庭院。

    夜幕降临,袁尚处理完一天的公务,登上刺史府最高的望楼。

    凭栏远眺,只见邺城内外,灯火点点。南郊窑场的方向,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那是希望的火焰,是冀州未来的基石。远处工坊城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隐隐传来劳作的声响。

    想到府中温柔贤惠的妻妾,想到蒸蒸日上的冀州基业,想到那些追随自己、干劲十足的部属和百姓,袁尚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穿越至今,步步为营,终于在这乱世之中,初步站稳了脚跟,并开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然而,目光掠过远处世家大族聚居的区域,那里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与周遭建设热潮格格不入的沉寂。袁尚的眼神微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