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力场波动如水波般扩散开来,铺满整个剑身。
实验场内的气氛逐渐升温,众人开始迫不及待地验证它的性能。
他们首先拿来了一块厚实的钢板,表面带着工业加工留下的粗糙纹理。基因战士站在一旁,手中的动力剑微微颤动,蓝色的分解力场在剑刃上跳跃闪烁。他轻轻挥动剑身,剑刃与钢板接触的瞬间,没有任何阻滞感,钢板如同被无形的手撕裂,平整地分成两半,切口光滑得如同镜面。
接着,他们又拿来了一块钛合金板,这种材料的硬度远超普通钢材,但结果依然相同,动力剑毫不费力地将它一分为二,分解力场的蓝色光芒在切割时微微荡漾,宛如水面泛起的涟漪。
实验继续进行,有人提议测试更复杂的防护装置,于是SEG斥力盾被搬了出来。
基因战士调整了一下姿势,将动力剑对准被SEG斥力盾罩着的目标砍去,剑刃触碰到斥力场时,众人明显感到一股无形的阻力传来,仿佛剑身被什么东西推拒着。他的手臂微微一震,但并未退缩,而是加了几分力道再次挥砍。
斥力盾的防护在第一次攻击时尚能维持,但接连几次斩击后,动力剑的分解力场逐渐侵蚀了斥力场的结构,最终一声轻响,斥力盾被彻底贯穿,砍断了里面的目标金属。
科技人员们一边记录数据,一边交换着惊讶的目光,显然对这把剑的表现超出了预期。
随后,他们决定引入更具挑战性的对手——地球本土复刻的分解力场技术。
分解力场相互碰撞,迸发出耀眼的能量火花。
然而,地球本土逆向的分解力场明显不够稳定,当动力剑的剑刃稳稳地切入时,蓝色力场始终覆盖全身,未见丝毫衰减。而本土逆向的分解力场装置开始剧烈抖动。
就在实验达到高潮时,动力剑的蓝色光芒突然减弱,剑刃上的分解力场缓缓消散,只剩下一片微弱的余光。众人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两位火蜥蜴,脸上写满了疑惑。
苏科恩平静的开口解释道:“你们现有的金属在能量传导上显得有些吃力,再加上所使用的能源供能等其他原因。所以,我们特意在这上面加了个控时装置,不然你们这金属撑不住。”
“这跟你们逆向的力场传导方式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苏科恩带着几分指点的意味继续说道。
“你们的分解力场不过是两个发生器,然后立场只是薄薄地覆盖物体表面,像一层脆弱的皮,根本没跟物体融为一体。严格来说,你们复刻的算不上真正的力场武器。”
“即使是这样,你们逆向的分解力场的装置损坏率依旧高得离谱,是不是这样?”
一旁的科研人员低头沉默片刻,随后轻轻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他的说法。
“原因其实很简单,”苏科恩摊了摊手,“能量堆积久了,金属内部的结构就会被扰乱,甚至开始软化。”
“而我们打造的动力剑,力场是从剑身流过,让金属本身带上了分解力量,而不是靠力场的力量去破坏。这就是区别。”
“只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因为材料的原因,虽然金属带上了力场能量,它同样也会对金属造成影响,所以,控时装置是必须的。”
“不过,就算力场停了,它依旧可以作为一柄锋利的利刃使用。”达尔克补充道。
“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优化。在现有材料上的优化。”
“倒是你们,从我们的手法中,能汲取到多少?”
几个技术人员相互看了看,终于有个人弱弱的举起了手:
“那个……请问你们是怎么把几种金属融合在一起的?根据我们的数据,那几个金属并没有完全达到熔点。”
有了一个人开口,其他人也加入了进来:
“是的,而且我们一般会加入融化介质,而你们的方式并没有。”
“还有就是,里面那些疏导通道是如何形成的?数据显示是金属在相融的时候,相互挤压自然形成了缝隙。但这缝隙还能人为控制?”
技术人员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诉说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苏科恩和达尔克并没有打断他们,温和的听着。并开始一一作出讲解。
以火蜥蜴为节点,两个世界的锻造科技开始交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