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 第275章 李隆基,我要跑路了。

第275章 李隆基,我要跑路了。(1/2)

    叶枫:“与此同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大军直逼河北,打的史思明找不到北,成功切断了范阳和洛阳的联系。”

    “狠人县令张巡镇守雍丘城挡住了安禄山大军进入江淮地区。”

    “一时间安禄山感觉自己像一个瓮中之鳖。”

    “想打哪一路都打不过去。”

    “安禄山对身边亲信抱怨,你们这些人连续数年蛊惑我造反,一个个都说万无一失。”

    “现在好了,潼关打不下,北边道路也断了,南边也打不过,四面八方的军队将我们包围了。”

    “万无一失在那里。”

    “安禄山整天惶恐不安,唐朝中央高层却站起来了。”

    “爷又行了。”

    “李隆基和杨国忠再一次给安禄山送上助攻了。”

    “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快速解决安禄山。”

    “哥舒翰都打算死守不出了,突然接到上面出击的命令。”

    “猪队友啊!”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哥舒翰上书劝李隆基收回命令,李光弼也上书告诉李隆基镇守好潼关,我抄安禄山老家。”

    “李隆基不听强行命令哥舒翰出击,杨国忠依然在不断排挤哥舒翰,甚至派了一支军队来督促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直接杀了督战军队将领,将军队收为己用来镇守潼关。”

    “为什么李隆基要哥舒翰出关。”

    “这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杨国忠等人一直在劝李隆基出关消灭安禄山。”

    “其二,安禄山派遣老弱病残上前线来展现自己的弱势,给李隆基和朝廷大臣传递一个信息我快不行了。”

    “其三,李隆基本身也希望快速平定安禄山,消灭这个可能威胁到长安安全的叛军,以及为自己找回一些颜面。”

    “其四,粮食供应,但我感觉唐军都快没粮食了,安禄山大军又有多少粮食。”

    “大唐各地还可以挤出粮食供应潼关军队。”

    “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哪一边先犯错。”

    “如此关键的时候,李隆基不听前线将领的建议,反而听一群待在长安的废物文官的建议。”

    “他们懂军事吗?”

    “丞相怎么上位的李隆基难道不清楚吗?也不想想身边的这些官员哪一个有才华。”

    “有才华的官员早就被杨国忠调离长安了。”

    “比如颜真卿,为人正直抨击杨国忠就被一纸调离长安了。”

    “哥舒翰百般劝阻无解后,只能下令出击”

    “安禄山见到大唐主力军队出来了,立刻派出一支送死的部队来诱敌深入。”

    “唐军见安禄山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乘胜追击。”

    “燕军疯狂逃跑,唐军疯狂追击,十几万的大军被燕军引诱到一条狭窄的小道上。”

    “如此狭小的道路挤不下十几万唐军,这个时候山上的燕军释放巨石,疯狂射箭。”

    “唐军撤退之时,燕军前后发起了进攻唐军。”

    “唐军大败争先恐后的逃跑,燕军趁机攻破了潼关。”

    “长安的门户被安禄山打开了,安禄山心情又变好了,李隆基心情跌入谷底了。”

    “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万万没想到十几万大军镇守的潼关居然会失守。”

    “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了。”

    “那一天李隆基没有等到潼关胜利的消息,反而等到了潼关大败的消息。”

    “李隆基挣扎的派出了最后的3000士兵支援潼关却无力辉天力。”

    “叛军马上就要到长安了。”

    “如此危急的情况,要是李隆基能坚守长安,最后殉国名声绝对要比现在好很多。”

    观众:“怎么可能,李隆基又不是傻子,他可是皇帝,皇帝怎么可能陪着长安去死。”

    “该跑还是得跑。”

    “大好的局面被李隆基一手摧毁了,李隆基晚年真是一个**,不懂军事乱指挥。”

    叶枫:“说的不错,李隆基一方面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来鼓舞长安老百姓的士气。”

    “私底下快速收拾好东西,等到勉强集结了三千禁军趁着天还没亮跑路了。”

    “长安城的百姓,官职较低的官员,太极宫里面的妃子,皇子皇孙,繁华的长安城被李隆基抛弃了。”

    “前一秒刚刚宣布御驾亲征,下一秒仓皇出逃。”

    “这就是晚年的李隆基。”

    “由于一行人逃跑过于仓促了,国库里面的钱财并没有取走,后面有学者说李隆基希望叛军得到了国库里面的钱财不会屠城。”

    “长安的官员去上朝发现皇帝跑了,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长安城,老百姓惊恐不已纷纷出逃。”

    “叛军还没有来长安城已经大乱了,到处都是杀烧抢劫法律彻底失去了作用。”

    “4天之后,安禄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