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安的第二轮融资,共募集1.2亿人民币,其中,一半来源于老股东,一半来源于新股东。
这也是颜礼有意为之,新股东的加入,可以平衡一些老股东,同时,这些新股东大多数都带来了更多的资源。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新股东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易安影视。
惦记易安和壹安合并的颜礼,借助这次机会,把易安给引入进来,占股不多,只有0.5%,表面上是作为电影合作方出现。
易安和壹安的合并,之前就说过,里面的涉及东西太多,不是把颜礼的股份转到易安名下就完了。
颜礼要的是两家公司全方位的合并,股份更名,不过是换个股东,两家公司还是两家公司。
而且这样一来,易安就成了壹安的下属公司,其他股东怎么会怎么想?
当初颜礼搞壹安,说的是带大家创业,把壹安做上市,手里的股份换成真金白银的股票。
现在壹安的控股方变成了易安,回头易安摘了果子,成了控股院线的影视公司,借助壹安的光环上市,那他们拿着亏损的壹安股份白玩?
涉及的利益太大,一个搞不好就是内斗,所以颜礼是慎之又慎。
颜礼这次引易安入场,也只是一个试探,总归是要开个头的,先拿一个股东名额,然后慢慢聊。
一个轻资产盈利高,且包含多位明星的潜力价值,一个亏损却有实打实几个亿投资的实体资产。
其他且不谈,光是一个股份问题,颜礼光是想想都头皮发麻。
壹安亏,壹安的股东们不干。
易安亏,他不干,依托易安未来可能吃到上市红利的易安利益方也不干。
颜礼现在在等金融危机,这不但是他集权壹安的机会,也是他促成两家公司合并的关键一环。
这一环走好了,两家公司合并概率能提升好几成,走不好,那就慢慢磨吧,几年都不一定能磨出来个章程。
二轮融资,连同易安在内,颜礼共出资3000万,股份微微下降。
主要是壹安一直在亏损,院线行业现在还不算多景气,导致院线的估值上涨比较有限,新注资进来的资金,对原本的股东形成了一些稀释。
颜礼投的钱抵了一些,但还是被稀了一点,不过数量有限,他仍然拥有40%以上的股份,为壹安最大股东。
对于现在的颜礼来说,这点稀释的股份不重要,关键把这1.2亿保证用在壹安身上。
1.2亿现金,颜礼打算再去银行贷一些,先凑2个亿,建造8~10家标准化影院。
借银行的钱开影院,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壹安都算是慢的了,那帮房地产都快玩出花来了。
颜礼打算先看看,如果可以,能多贷就多贷一些,等到金融危机,就不好贷了。
同时,这也算自己绝了壹安的后路,没有其他外部资金,还背着债,等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壹安的处境才艰难,颜礼可操作的余地才更大。
除了建影院,颜礼也特别重视壹安票房波动。
让他有些欣慰的是,相比于之前的寒酸,现在壹安多个影院陆续进入正轨后,票房涨势可观。
贺岁档马上开始,《集结号》《投名状》先后上映,这两部大片对电影市场绝对是一个重大刺激,壹安努努力,说不定可以冲击一下全国前十。
从壹安出来,颜礼又去了易安,贺岁档即将开启,易安也有份——
《爱情呼叫转移》姊妹篇《命运呼叫转移》
原本是叫《爱情呼叫转移2》的,临上映前,因为剧情结构的不同,还是改了名字。
这部前作成绩不错的电影,有一定号召力,同时也是今年贺岁档少有的喜剧片。
易安的战略很简单,热爱大片的观众,基本都被《投名状》和《集结号》抢光了,前面还有一部《色戒》,又大又悲,《命运呼叫转移》不和它们硬拼,针对收割喜欢喜剧和轻松观众。
抢不到肉,但啃骨头也能啃痛快了,谁让电影投资小呢。
颜礼对《命运呼叫转移》不怎么重视,交给下面人运作,反而亲自负责《集结号》和《投名状》的发行。
他倒不是乐善好施,想给华谊中影他们赚钱,而是盯上了这个贺岁档。
两部大片,后面还有星爷的《长江七号》,周杰伦主演的《大灌篮》,都是能够引起广泛讨论关注的电影。
这种高关注高热度的东西,微博不掺和一把太浪费了。
颜礼亲自和两个剧组谈,微博将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宣传。
当然了,剧组也要多配合一下微博,放一些独家的料,大家合作共赢。
在颜礼的辛苦忙碌下,微博于12月6号正式开始上线内测。
原本制定的各路宣传推广方案,马上开始铺开。
线上,天涯、博客、QQ空间、百度贴吧各种各项的碎片引流宣传贴,部分网站直接可以发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