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承此大位,定当继承张家的遗志,为家族争光,为百姓谋利。”
然后又走到晋氏一族历代君王牌位前,拜下说道:“荆国的历代君王,晋氏的列祖列宗。
孤今日继承了这王位,定会秉持公正,善待百姓,让大荆更加繁荣昌盛,以视继承之意。”
礼部官员在一旁主持仪式,高呼:“君上孝心感天,定能得祖先庇佑!”
张邺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孤深知,这君位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大荆的传承。孤定当铭记祖先之德,不负所托。”
张邺登基后,又前往新建的张氏宗庙进行告庙仪式。
张邺走进张氏宗庙,看着祖先的牌位,张氏老祖也新立了谥号荆圣公,他心中感慨万千。
张邺对着牌位说道:“列祖列宗,吾张邺今日即位。自张家先辈起,历经艰辛,方有今日之局面。
吾定当继承家族之荣耀,为大荆之未来,殚精竭虑。”
丞相白驹异在一旁说道:“君上,张氏一族历史悠久,如今您登大位,实乃家族之幸,国家之福。
望君上常念祖先之恩,带领我大荆走向辉煌。”
张邺点头说道:“丞相放心,孤明白这其中的责任。孤会时常来宗庙,向祖先诉说心事,寻求指引。”
在正午时分,张邺会在正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正殿之上,张邺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庄重。
随着一声高呼:“君上驾到!”
文武百官整齐跪下,高呼“万岁”。
御史大夫崔钰说道:“君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君上登基,乃大荆之幸,百姓之福。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治理国家。”
张邺说道:“诸位爱卿,平身。今日孤既登大位,便与诸位同担国家之重任。望大家各司其职,为大荆之繁荣,共同努力。”
大将军吴罗刚说道:“君上放心,末将等必当为陛下效命,保卫国家的安全。”
张邺看着众人,说道:“有诸位爱卿相助,孤信心倍增。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大荆必能蒸蒸日上。”
张邺登基后,自然也要宣布大赦天下。
刑部尚书纪敏上前奏道:“君上,此次大赦天下,释放除十恶不赦者以外的在押犯人,乃陛下宽仁之举。
只是还望君上知晓,此后需更加注重法治,以免一些人心存侥幸。”
张邺说道:“纪大人所言极是。大赦天下乃是为示新朝之宽仁,但日后法治亦不可荒废。还望爱卿等严格执法,确保国家安定。”
随后,张邺颁布即位诏书,宣布自己的即位,并改用新的年号,大邺年号。
中书令拿起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君王诏曰:孤张邺,承蒙天地庇佑,祖宗荫护,群臣拥戴,今登大位,改元大邺。望大荆百姓,皆能安居乐业,共享盛世。钦此!”
文武百官再次高呼:“君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新朝昌盛,国运兴隆!”
原以为终于结束,张邺发现后面还会有特定的军事祭祀活动,如类祭、社祭、告祭等。
在军事祭祀现场,兵部尚书李轩主持仪式。
李轩说道:“君上,军事祭祀,乃祈求战争胜利和国家安宁。我大荆虽初定,但周边局势仍不稳定,望君上带领我等将士,守护国家。”
张邺说道:“李将军,孤明白军事之重要。此次祭祀,便是希望能得神明庇佑,让我大荆军队所向披靡。”
一番祭祀下来,张邺已是疲惫不堪。
他回到后宫,对身旁的李公公说道:“今日这一系列的仪式,真是累死孤了。
这王位看似尊贵,却也有如此多的繁琐之事。”
李公公说道:“君上,这都是新君登基必经之事。
如今君上已登大位,往后还需操劳更多国家大事。
但只要君上心怀百姓,定能赢得民心,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
张邺靠在椅子上,微微闭目,说道:“但愿如此吧。孤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这大好河山和百姓的期望。”
转瞬三个月,张邺已经习惯了身份的转换。现在作为君上,他已经算是轻车熟路了。
只唯一不同的是,张邺改了朝会的时间。
原先荆国惯例,君上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前世时间的五点。这样就导致了,张邺要得凌晨四点起床,吃早点,然后五点上朝。
而大臣更苦,他们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前世时间凌晨三点。
也就是他们在家三点就得爬床起来,估计住得远就来不及吃早点,就得匆匆赶来。
张邺新君登基后,就坚持了半月,果断改了朝会时间。改为巳时朝会,也就是上午九点。
另外,又改了朝会的繁琐,六部分别汇报工作后,有事只议题,不许长篇大论,更不许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