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夸克:
奇夸克s:(A=4(5(2*5))→2,b=8,c=3,w=w),自旋为1\/2,电荷为2\/3。
粲夸克c:(A=4(5(4*17))→3,b=8→3,c=3,w=w),自旋为1\/2,电荷为1\/3。
三代夸克:
顶夸克t:[A=4(5(4*17(4*17)))→2,b=8→3,c=4,w=w],自旋为1\/2,电荷为2\/3。
底夸克b:[A=4(5(2*5(2*5)))→3,b=8,c=4,w=w],自旋为1\/2,电荷为1\/3。
强:标准模型里的e-是电子,缪电子μ-和陶电子t-是什么?
梦:是二代的弱夸克构成了缪电子μ-,三代弱夸克构成了陶电子t-。
强:中微子是什么?
梦:中微子是微夸克组成的微原子。
强:微原子为什么可以穿过物质而不影响?
梦:物质对于弱原子来说,就像乒乓球穿过足球场那么大的网,你说能有什么影响。
强:您过去讲的“宇称不守恒”,虎头蛇尾,具体是怎样的?
梦:爻子由上下两层空间的超弦结缔组成,而空间存在偏心,导致超弦结缔的物质层偏离黄道面,黄道面位于空间的中部,超弦结缔靠近下层膜网。为了使物质层与黄道面重合,采用三叠二重夸克与二叠三重夸克组合的方式,让上层膜网产生的质量多一些,以此来平衡宇宙的偏心,而且保持上下膜网的超弦数量相同,这就是宇称不守恒的原理。
强:宇宙的规则这是奇妙。夸克的“味变”是如何形成的?
梦:二叠三重(A=4*2,b=8*3)夸克与三叠二重(A=4*3,b=8*2)夸克有相同的基本单元,都可以表示成(A=4*2,b=8*2)+(A=4*2,b=8),的形式,(A=4*2,b=8)的位置决定了夸克的味,就成了夸克的中间介子,用K表示。
用K重\/叠简化;(A=4*2,b=8*3)用K2\/3表示;(A=4*3,b=8*2)用K3\/2表示
二叠味变:K3\/2=K3\/1+K3\/1,分解为2个三重八合子。
三重味变:K3\/2=K1\/2+K1\/2+K1\/2
强:从标准模型得知,质子的夸克模型是uud,中子的夸克模型是udd,具体是怎样的?
梦:中子是的结构是 (K3\/2+K2\/3+3e),质子的结构是(K3\/2+K2\/3+e^+) +e^-。
强:其中的3e是电子吗?
梦:不是,3e是3个弱中子。中子和质子是强轭力主导的,弱中子和弱质子是弱轭力主导的,微中子和微质子是微轭力主导的,他们的结构都是相同的。e与是中子的结构;e^+是弱质子d,你们称“正电子”;e^-你们称是“电子”。
强:中子内部为什么有3e?
梦:在原子核内的宇称不守恒作用,上下膜网的轭力不平衡,“弱中子”3e起到调节和平衡的作用。首先,3e在核内充当下夸克d的作用。当中子衰变成质子,中子核内的1个e分解脱离,1个e留在核内,另一个成为e到达核外变成电子e^-。这个夸克重组的过程,首先将拆分成2个,然后再拆分成和,然后进行重组,得到宇称不守恒方程:
udd模式:(K3\/2+K2\/3+3e)分解=(K3\/2+K1\/3+K1\/3+3e)
(K3\/2+K1\/3+K1\/3+3e)衰变=[(K3\/2+K1\/3+K1\/3+e^+)+e^-]+光+e^+
e^+脱离原子核成为辐射能量,中子的能级降低变成质子。
强:这么看来,原子的核内根本没有udd和uud,而是二三、三二模式。
梦:是的。
强:为什么3e能充当一个d,弱中子的质量明显低于夸克d,感觉不符啊?
梦:这就是宇宙法则的妙处了。你知道原子的a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吗?
强:a衰变—是放射性物质从核内释放2个中子与2个质子,形成(氦-4)。β衰变—是放射性物质从核内释放正电子的过程。γ衰变—是原子核从高能态跃迁到稳定的低能态过程所释放的高能电磁波,没有质量、电荷的变化。衰变时如何发生的?
梦:物质衰变的本质都是弱中子的变化。弱中子在原子核内充当1个强力链接的作用,属于“代强力”,依次来平衡原子核内部的平衡。弱中子需要的能级环境远远小于原子核内的环境,在原子核内部弱轭力被重组。弱链接是(强-弱),根据能级的不同重组为2种,在2种重组过程中都增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