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被乱刀砍成肉泥的消息传遍曹军大营,十万大军瞬间没了主将,
徐晃与朱灵听闻噩耗,只觉心胆俱裂;主帅身死,他们作为副将难辞其咎,若是不能立下奇功,回到许昌定然难逃曹操的责罚。
“袁熙那厮逃了!快,点齐兵马,随我追击!”
徐晃猛地拔出腰间长刀,眼中满是焦灼与狠厉,
“只要斩了袁熙的人头,献给丞相,定能抵消罪责!”
朱灵也咬牙点头,当即就要下令集合军队,两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追上袁熙,拿他的性命来为夏侯渊抵罪,保全自己。
“二位将军且慢!”
就在此时,程昱身着儒衫,快步从帐外走来,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抬手拦住正要出帐的徐晃与朱灵,神色平静地说道,“追击袁熙,得不偿失,此事万万不可。”
“军师!”徐晃急声说道,“夏侯将军身死,我等难辞其咎,若不拿下袁熙,如何向丞相交代?”
程昱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两人焦急的面容,缓缓道:“昨夜夏侯将军提出孤身赴宴之时,我便已料到今日之结局。
袁家四世三公,自袁绍起便向来轻视丞相乃是阉宦之后,袁熙更是如此。
他被我等以‘假途灭虢’之计欺骗,丢了邺城,必然恼羞成怒,定会杀夏侯将军泄愤。”
徐晃与朱灵闻言,皆是一愣,没想到程昱早已预判到这一切。
“那军师为何不阻止夏侯将军?”朱灵不解地问道。
阻止?
为什么要阻止?
所谓损阴德道德,不可损仲德。
曹军一路走来,全凭袁熙的求援信,才能畅通无阻,闯过沿途关卡。
可邺城乃是袁熙的老巢,城防坚固,守军虽士气低落,却也有十余万人。
即便有求援信,袁熙怎会轻易放十万曹军精锐入城?
夏侯渊孤身赴宴,正是为了打消袁熙的猜忌,让他彻底放松防备。
唯有如此,曹军才能趁夜偷袭,一举拿下邺城。
在程昱看来,牺牲一人,换取整个冀州,这笔买卖,简直是太值了。
反正邺城拿下,他程仲德有功,夏侯渊战死,那是副将们的锅。
但话,不能这么说。
程昱满脸悲伤道:“我如何没有劝谏?只是为了丞相的大业,妙才将军甘愿赴死,某再三劝阻,奈何妙才将军一心为丞相大业着想,实在劝阻不了啊……”
说着,程昱还流下几滴猫尿。
徐晃与朱灵面面相觑,看到程昱哭的如此悲伤,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
“如今邺城已破,袁熙已成丧家之犬,不足为惧。”
程昱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凝重起来,“当务之急,不是追击袁熙,而是安定邺城,进而夺取整个冀州。
万万不可让妙才将军的牺牲,付诸东流。
传我将令,即刻制止军中烧杀抢掠,违令者斩!
告诉百姓们,如今袁熙失德,我军暂代冀州事务,定会保百姓安宁,减免赋税一年。”
军令一下,曹军士兵们纷纷收起兵器,不再肆意妄为。
程昱又命朱灵率领三万大军留守邺城,加固城防,安抚百姓;
令徐晃率领七万大军,趁机袭取冀州周边郡县,扩大战果。
安排妥当后,程昱回到中军帐,提笔铺纸,写下一封书信。
信中详细禀报了夺取邺城的经过,夏侯渊战死的缘由,以及后续安定冀州的部署,随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许昌。
许昌的丞相府内,曹操正焦急地等待着河北的消息。
当信使呈上程昱的书信,他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当看到“妙才将军孤身赴宴,为袁熙所杀”一行字时,
曹操猛地瞪大了眼睛,口中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呼:“妙才——!”
而后眼前一黑,身子向后便倒,当场昏迷过去。
帐内众人见状,顿时乱作一团,连忙上前抢救。
夏侯渊是什么人?那可是曹操自陈留起兵以来,就追随曹操的大将,还是曹操的族中兄弟。
是曹军阵营中,仅次于曹操夏侯惇的三号人物,与曹仁并列。
如今为了他的大业,竟然被人砍成肉泥,连个全尸也没留下,这如何不让曹操痛心?
过了许久,曹操才缓缓苏醒,眼中布满血丝,咬牙切齿地说道:
“袁熙小儿……传令程昱!孤要屠尽邺城,为妙才陪葬!”
“丞相不可!”
荀彧连忙上前劝阻,语气急切,
“邺城刚定,冀州百姓尚未归附,外有并州赵云、关中刘浪虎视眈眈。
若因夏侯将军之死迁怒百姓,大肆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