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图篡逆,如今袁熙走投无路才俯首称臣,若轻易接纳,岂不是纵容叛逆?
臣以为当拒纳其请,传令赵云顺势拿下涿郡,彻底肃清袁氏残余!”
也有大臣提出折中之道,语气谨慎:“接纳袁熙也行,但袁熙必须上缴所有兵权,废除冀国公爵位,仅保留列侯身份,
迁居长安就近监管拘禁;幽州之地则由朝廷派遣官员接管,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既彰显陛下仁德,又不至于留下后患。”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全盘接纳,以彰显天子胸襟;
有人坚持拒之门外,以惩戒袁家昔日之罪;还有人斟酌利弊,提出种种限制条件。
各方争论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天子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的议论,眉头紧锁,一时难以决断。
自登基以来,每逢这种关乎天下格局的重大事宜,天子便习惯性地征询大将军刘浪的意见。
刘浪身系国之安危,手握重兵,更具远见卓识,其主张往往能切中要害,为朝廷指明方向。
此次也不例外,天子沉吟片刻,终是开口道:“袁熙请附一事,事关重大,众卿所言皆有道理。
传朕旨意,即刻派遣内侍赶赴前线,将此事告知大将军刘浪,征询其看法,再作定夺。”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