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413章 徐晃抵达邺城

第413章 徐晃抵达邺城(1/2)

    邺城,这座曾经承载着袁绍冀国公荣光的古都,如今已换了主人。

    昔日的冀国公府,匾额换成了“丞相府”,成了曹操在河北的治所中枢。

    此刻,府内议事堂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铁,连呼吸都带着沉甸甸的压力。

    曹操身着玄色丞相朝服,腰间佩剑,端坐于主位之上。

    他鬓角已染霜华,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目光扫过堂下文武,沉声道:

    “赵云围攻邺城已半月有余,城外连营数十里,日夜攻城不休,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话音落下,议事堂内一片默然。

    文武官员们或低头不语,或面露难色,彼此交换着无奈的眼神,没人敢轻易开口。

    谁都清楚,赵云这员虎将有多难缠。

    他不仅枪法卓绝,用兵更是谨慎到了极致。

    凡入夜,必派三层哨兵巡逻,明哨暗哨交织,连只苍蝇都难悄无声息地靠近,

    曹军数次想发动夜袭,都被提前察觉,反折损了不少兵力。

    粮草辎重更是分开安放,每一处都派了精锐死士防守,营帐之间互为犄角,别说断其粮草,就算靠近粮营都难如登天。

    更让人头疼的是,赵云每日攻城必亲临一线指挥。

    他站在云梯之下,银枪指处,蜀军将士悍不畏死,而他自身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曹军任何防守破绽,都会被他瞬间捕捉,随即便是雷霆万钧的猛攻。

    这半月来,邺城城墙已被打得残破不堪,守军伤亡惨重,若再无破局之法,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曹操并非没试过斗将破局。

    他麾下猛将如云,可面对赵云,却一个个栽了跟头。

    先是许褚,自恃勇力无双,拍马出阵,结果与赵云战了七八十合,便渐渐不支。

    赵云枪速如电,一招“白蛇吐信”直刺许褚心口,若非曹军拼死驰援,许褚的头七怕是都过了。

    即便如此,许褚一条膀子还是挨了赵云一枪,枪尖穿透甲胄,伤及筋骨,如今还吊在帐中养伤,连抬胳膊都难。

    至于夏侯尚、夏侯杰等人,更是不堪一击。

    夏侯尚挺枪出战,满心想着建功,结果连赵云一枪都没撑过,便被挑落马下,当场殒命;

    夏侯杰更是吓得手软,未战先怯,被赵云一枪挑飞兵器,若非跑得快,也已是枪下亡魂。

    满营武将,唯有曹操之子曹彰,凭着一身蛮力和过人武艺,勉力抵挡了赵云四五十合。

    也亏得曹彰有几位姐姐的情面在,赵云才手下留了情。

    当年官渡之战,刘浪趁曹军主力在官渡鏖战,率军奇袭许昌,劫掠了曹操的几个女儿。

    其中年纪稍小的几位,后来被汉献帝封为美人,这些年陆续诞下公主,倒也不算什么。

    天子后宫美人众多,这几位终究掀不起太大风浪。

    可曹操的大女儿曹节,却被大将军刘浪纳为夫人。

    赵云一向敬重刘浪,自然要给这位夫人几分薄面,对阵曹彰时,看在他姐姐的面子上,便没下死手,让他得以全身而退,也算是给曹操留了几分颜面。

    可颜面终究不能当饭吃,也挡不住城外的攻城锤。

    如今邺城被困,内外隔绝,援军迟迟未到,堂下众人皆是束手无策,议事堂内的沉默,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就在曹操快要失去耐心,准备拍案怒斥之时,突然有一名传令兵掀帘闯入。

    他身披重甲,满身尘土,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传令兵快步走到曹操案前,单膝跪地,附在曹操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曹操听后,骤然失声问道:“当真?

    “属下不敢虚言!”传令兵高声应道,语气坚定,

    “那人已在府外等候,随时可入内面见丞相。”

    “快!快让他进来!”曹操霍然起身,连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不,不必让他来议事堂,引他到我书房!公达、仲德,你二人随我一同前往!”

    “诺!”荀攸和程昱齐声应道,眼中也闪过一丝亮色。

    能令曹老板如此大惊失色,必有大事发生。

    议事堂内的文武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却也不敢多问,

    只能看着曹操带着荀彧、程昱快步离去,背影都透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墙上悬挂的河北舆图。

    曹操、荀彧、程昱三人早已在此等候,目光紧紧盯着房门。

    片刻后,脚步声响起,传令兵领着一人走了进来。

    来人一身斥候校尉的服饰,面容黝黑,眼神锐利,身上带着风霜之气,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

    他进门后,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末将徐晃将军麾下斥候队长耿超,拜见丞相!”

    “耿校尉请起!”曹操快步上前,亲手扶起他,语气急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