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深夜,贾府上下都睡了,贾环还在书房对着一桌子线索发愁呢。
突然,管家来报,说薛宝钗求见。贾环挺纳闷,但还是马上让人把她请进来了。
薛宝钗急急忙忙的,一进书房就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发黄的契约。
“环兄弟,这是薛家当铺的‘青蚨血契’,你瞧瞧。”薛宝钗声音压得低低的,透着股紧张劲儿。
贾环接过血契打开一看,好家伙,契约两边的人竟然是沐王府和朝廷的九门提督。
“这……这咋可能啊?九门提督居然跟沐王府勾结上了?”贾环惊得不行,手里的血契差点掉地上。
薛宝钗点点头,脸色很凝重:“我也是碰巧在薛家当铺隐秘的账册里翻到的,这事儿太大了,我一刻都不敢耽误,赶紧给你送过来。”
贾环深吸一口气,强忍着震惊让自己镇定下来,仔细研究这份血契。
他发现这“青蚨血”根本不是普通的血,是用人血泡过的普洱茶,干了以后会留下特别的纹路,遇热就能显出藏着的密信内容。
“这招太阴险了!”贾环忍不住骂道,“用看着普普通通的普洱茶传密信,怪不得一直没被发现。”
薛宝钗接着说:“环兄弟,现在看来,这背后的阴谋比咱想的深多了。
九门提督手里握着京城的兵权,他跟沐王府勾结,搞不好是想里应外合发动叛乱啊。”
贾环一听,后背直冒冷汗,他紧紧攥着拳头,眼里全是愤怒和坚定:“宝姐姐,多亏你送来这血契。不管他们的阴谋有多复杂,我都不会让他们得逞。”
薛宝钗看着贾环,眼里闪过一丝佩服:“环兄弟,我信你。现在时间紧迫,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他们的阴谋抖搂出来,阻止叛乱。”
贾环琢磨了一会儿,说:“宝姐姐,你先回去,这事儿千万得保密。我这就去找北静王商量,有了这血契,肯定能找到他们的破绽。”
薛宝钗点点头,告辞走了。贾环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又看看手里的血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藏在暗处的阴谋彻底碾碎,还天下太平。
贾环一拿到青蚨血契,那是一刻都没耽搁,急急忙忙就奔北静王府去了。
北静王听贾环把事儿一说,也是又惊又气,两人当场就决定,得赶紧找出沐王府下一步要干啥,抢在前面把他们的阴谋给破了。
“王爷,这青蚨血契虽说重要,可眼下也没再多线索了,咱从哪儿开始查呀?”贾环眉头皱得紧紧的,着急地问。
北静王琢磨了一会儿,说:“沐王府那帮人做事神神秘秘的,既然是借着茶马古道搞走私,说不定线索还得从跟茶叶有关的东西里找。”
贾环正自己寻思着呢,这时候下人来报,说林黛玉来了。贾环赶忙让人把她请进来。
林黛玉急急忙忙走进书房,手里还拿着半块普洱茶饼。“环兄弟,我收拾旧东西的时候,发现这茶饼里藏着东西。”说着,就把茶饼递给了贾环。
贾环把茶饼一掰开,里面露出来几行用血写的诗句,正是李白的《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这啥意思啊?”贾环一脸懵。
林黛玉想了一会儿,说:“我琢磨了好半天,觉得这诗句说不定在暗示啥呢。会不会跟沐王府的走私路线有关系啊?”
贾环一听,眼睛立马亮了。他一下子就想到之前史湘云送来的茶饼,还有上面跟九宫飞星暗合的纹路,心里就有了主意。
他赶紧找来纸笔,把黄河、太行山的位置标在纸上,又结合之前知道的线索开始分析。
“王爷,林妹妹,你们看!”贾环兴奋地指着图纸,“这‘欲渡黄河冰塞川’,对应的是黄河边上一个叫冰泉口的地儿,‘将登太行雪满山’呢,指的是太行山脉附近。这俩地儿交汇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他们下次运军火的地儿!”
北静王仔细看了看图纸,点头夸道:“贾兄弟,你这分析得头头是道啊。看来这诗句就是他们传消息用的密码。”
林黛玉也一脸高兴:“这样的话,咱们就能提前设下埋伏,截住他们的镖车,把他们一窝端了。”
贾环紧紧攥着拳头,眼里透着坚定:“这次,绝不能让沐王府的阴谋得逞。我这就去调人手,在冰泉口埋伏好!”
北静王拍了拍贾环的肩膀:“贾兄弟,万事小心。本王也会悄悄调配兵力,随时给你支援。”
贾环应了一声,带着人就匆匆离开了王府。
他心里清楚,这肯定是一场恶战,但为了保住社稷,他一点都不害怕,铁了心要跟沐王府那些逆党拼到底。
这天晚上,月亮没影,寒风呼呼地在冰泉口刮着。
贾环带着一帮锦衣卫,悄悄地埋伏在路两边。他眼睛死死盯着前面,一点动静都不敢放过,手心早就出汗了,自己却压根没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