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748章 招兵以备

第748章 招兵以备(2/3)

子事,他也会下杀手。

    现在又搅进来赵铠,事情突然就变得紧急起来。

    若非没有搅进来赵铠,赵祈佑准备以温水煮青蛙之策,慢慢斩他根基,要动刀兵也不会太大规模。

    毕竟门阀士族还未真到要反那一步,起了大规模的兵祸,对赵祈佑也是极为不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端一开,民生凋敝白骨遍野,于国力有损,江南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如今却是直接将巩固皇权,上升到了预备平叛之上了。

    虽然只是提前预防,这兵祸却是可以看得见了。

    姜远目光凝视着赵祈佑:“陛下,能不动太多刀兵才是上策。”

    赵祈佑见得姜远眼中有担忧之色,也叹了口气:

    “朕也不想这般,但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前段时间朕本就想动他们了。

    但因你的分袭爵位法出世,朕以为多过得些年,咱们的目的也能达到。”

    赵祈佑说着,声音一冷:“但现在居然牵扯进了端贤亲王,这便不一样了!

    虽还未查实,但却不得不防!

    如果西门望水真是端贤亲王的儿子,他们若联合起几大士族以清君侧之名起兵,朕到时候就被动了,天下就将大乱。”

    姜远听得这话,就知不管端贤亲王有没有异心,只要证实西门望水是他儿子,赵祈佑都不会放过他了。

    赵铠与西门楚走得过近,这本就是原罪,再加上西门望水号称天赐之子,他们不死谁死。

    只是以往赵祈佑忽略了,也从来没有往这方面联想。

    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将所有看似无关联的事都串起来了,赵祈佑不在心中狂敲警钟才是怪事。

    姜远却是丝毫不怀疑赵铠有异心的,便道:

    “陛下,一旦您的兵力布到合适的位置后,立即下旨,任何从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擅离治地。

    在燕安的官员,无旨意,不得擅离燕安,包括王侯!”

    赵祈佑龙目灼灼的看着姜远:

    “明渊,你的意思是怕他们跑了?那为何不现在就禁止。”

    姜远叹道:“陛下,招兵要时间,养兵也需要时间,至少要半年时间缓冲。

    现在下旨,若他们真有反心,便打草惊蛇了。”

    赵祈佑点点头:“明渊说的有理。”

    姜远又道:“臣建议在招兵、养兵这段时间内,尽量快速查实他们的罪证,最好是谋逆之证。

    如此,就可以在燕安将他们打尽。

    崔氏与西门氏若失了主心骨,摧毁其根基就容易了,山南西道与河南道的百姓也少受些兵祸。”

    赵祈佑攥了攥拳头:“我也是这般想的,我大周也实是经不起折腾。”

    姜远摸着下巴道:“此一战必要成功,而且必要是拿到他们谋反的证据,其他门阀士族才不会跳脚。

    只要收拾了他们,再加上分袭爵位法,或许十年内就可完成目标了。

    门阀士族其实是清不完的,但只要他们能听从朝庭政令,以朝庭为唯一,做到这般便足够了。

    到时谁有强势之势,便按谁下去就行,让他们聚不到一起。”

    赵祈佑问道:“水军可让尉迟耀祖去招,但驻守腾州的将领,派谁去才稳妥?”

    姜远想了想:“臣认为,尉迟耀祖也不宜去招兵。”

    赵祈佑眉头一拧:“为何?”

    姜远道:“尉迟耀祖负责皇城巡守,又统领巡城司兵马,他这一走,皇城谁来镇守?

    尉迟耀祖乃是边关回来的大将,应对突发情况得心应手,换了人来未必有他的能力。”

    赵祈佑沉吟了一番:“你说的也对,但朝中武将虽多,朕却是难辨忠奸。

    尉迟耀祖不去,就只能让徐幕去了。”

    姜远想了想:“徐幕倒是好人选,臣本打算推荐他去嘉宁关的,现在既然事情紧急,让他去溪水府也行。”

    赵祈佑疑惑道:“你打算推荐徐幕去嘉宁关?为何?那里的守将是李夯,已是守边多年了。”

    姜远却是还记得左千与老熊,带着沈冼海的商队在嘉宁关差点被他将货物抢了一事。

    此时赵祈佑问起,姜远怎会客气:

    “据说李夯这人贪财如命,不知轻重,但凡从嘉宁关行商的,十有七八都要被他克扣一番,甚至强夺财物。

    边关之地,此人如此贪财却无节制,臣将来要从嘉宁关出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赵祈佑闻言眉头紧锁,他曾与姜远计划过,将来会由姜远领兵从嘉宁关出关,穿过横断沙漠,奇袭北突王庭,一战定乾坤。

    而若嘉宁关的守将太贪财,这说明此人将钱财看得极重,这是个隐患。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天甘府往西到嘉宁关,只不过一千五百里。

    到时候赵祈佑对崔氏动起手来,李夯若是被人收买,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