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770章 侠气与谋略

第770章 侠气与谋略(1/3)

    姜远将几十个文韬部的学子领出了书院,带着他们径直到了砖厂。

    废弃的砖厂中,胖四已领着五六个烧瓷的匠人,正在一个角落里刨坑。

    “见过侯爷。”

    一众匠人,见得姜远过来,忙停下手头的活计过来行礼。

    “无需多礼。”

    姜远轻抬了手:“本侯找你们来,是要烧制一种反写的阳字瓷器,大的拇指大小,小的筷头大小,能烧出来么?”

    一个发须皆白,弯腰驼背的匠人回道:“侯爷,要烧反写阳字,是用来做印章么?

    如是如此,不如刻玉石来得快些。”

    姜远摇头道:“不是制印章,本侯另有他用,你们只管说,能不能烧便行。”

    老匠人沉吟片刻:“拇指大小的阳字陶瓷可烧,但筷头大小的却是有难度。

    烧瓷极为讲究火候,太过细小的话,火温不好控制,火温弱了则易碎,反之则易开裂。”

    姜远道:“无妨,一次烧不成,就多试烧几回,弄得好了,有重赏。”

    既然侯爷发了话,烧瓷匠人也便照做就是,便也应了。

    姜远又对跟随而来的那几十个学子道:

    “尔等往后一些时日,在此跟着匠人学烧瓷。”

    此话一出,文韬部的学子炸开了锅,大家都是读书人,怎么连烧瓷的活都要干。

    难不成以后还要靠烧瓷为生?

    这还不如去种地呢。

    要知道,在大周,不管是什么工匠,都属匠籍,是最底层的户籍之一,比商贾的地位还要低。

    姜远却道:“让你们来学烧瓷,又不是让你们真当工匠。

    再说,以后工匠的地位并不会比任何人差,咱们是格物书院中人,更要明白这个道理。”

    一众学子却不以为然,虽然姜远常说,大周最终会步入工业社会,工匠的地位会逐渐提高。

    因为工业,需要大批工匠,来支撑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格物书院的学子们倒是信这话的,可这些活应该是格物部学子来干才是,把文韬部的学子拉来,又是怎么一回事。

    姜远见得一众学子不吭气,又道:

    “你们不要小看这烧瓷,今日要制的东西,恰恰与读书人息息相关,子孙后代都皆受益。”

    有学子问道:

    “先生,烧瓷,无非是烧些碗碟花瓶之类的,这个自古有之。

    烧瓷匠人也是代代相传,手艺不会丢,我等有这个必要学么?”

    姜远道:“为师不是说了么,今日烧的瓷不是一般的瓷。

    为师也不是要你们真学会烧,是要让你们亲自见证奇迹从自己的手上诞生,机会只有一次。

    你们愿留下的,便留下,不愿留下的,回书院去,为师不强求。”

    姜远这话一出,便有十几个学子躬身:

    “先生,我等还是回书院,多读一些圣贤书,将来为君尽忠。”

    “好,尔等回去吧。”

    姜远说到做到,不似种地时,强行要让每个学子参与。

    不愿留下的学子,陆续走了近二十人,只剩得三四十人犹豫不决。

    但想想,姜远口中说的,奇迹将在自己的手中诞生,又充满了期待。

    “好了,愿留下的,开始干活!”

    姜远也不多废话,挽了衣袖拿了锄头开始刨土修窑。

    留下的学子见得姜远都亲自挖窑了,他们总不可能站在一边干看着,也便拿着锄头跟着干。

    一众人搬砖的搬砖,倒泥的倒泥,忙得火热,姜远边干边与学子们说些奇闻趣事,气氛倒也活跃。

    正忙得起劲之时,利哥儿与柴阳帆屁颠颠的寻来了,两人二话不说,捡了地上的锄头,跟在姜远身边就是一阵猛刨。

    姜远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问道:

    “哟,这么快就从祠堂出来了,想明白何为君子有所救,有所不救了?”

    “想明白了。”

    利哥儿与柴阳帆点头应道,手上的活计却是没停。

    姜远直起身来,拎着水壶走到一旁坐了:

    “过来说说吧,说得对,就留在这儿干活,说得不对,滚回祠堂跪着。”

    利哥儿与柴阳帆对视一眼,也跟了过去,挨了姜远坐下,组织了一下言语:

    “姐夫,当时那情形,我们其实救不救那乞丐都是两难。”

    姜远闻言,侧头看向利哥儿,淡声道:

    “怎么就两难了?”

    利哥儿道:“那乞丐身受重伤,向我与柴哥儿求救,出于行侠仗义,我们应该救。

    小弟师父与师兄常教导,见死不救何以为侠?我们若不救,那不成了有违师训?这是一难。”

    姜远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那第二难呢?”

    利哥儿答道:“但那乞丐行刺的是宰相,我们相救于她,有可能引火烧身,被人发现的话,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