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801章 赠玉

第801章 赠玉(2/3)

    张锦仪见得赵祈佑不喜,便不敢再言,但眼中的担忧之色不减。

    姜远却道:“皇后娘娘无需担心这些,神鬼之事都是虚的。

    敢问皇后娘娘,这两日您是否在寝宫中燃了大量的炭炉?

    且您在烧炭取暖时,寝宫门窗是否皆闭严实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锦仪忙点头:“正是,这两日天气越发的冷了,本宫怕太子冻着,再者本宫也畏寒。

    玥妃便让本宫多燃些炭火,与这有关吗?”

    姜远又问道:“用的木炭还是焦炭?”

    张锦仪反问道:“什么是焦炭?本宫只知那是炭,皆是玥妃张罗的。”

    赵祈佑解释道:“焦炭便是煤,像石头一般。”

    “那应该是煤了。”张锦仪答道。

    姜远也有些无语,张锦仪还真是大家闺秀,连煤与木炭都区分不了,也就难怪会如此了。

    “那便是了,不管是煤还是木炭,大量燃烧会产生炭毒。

    炭毒无色无味,或有些轻微呛人,总之防不胜防,若门窗紧闭,炭毒积聚,人会无声无息的睡过去,再醒不来。”

    张锦仪闻言脸色一变,目光看向赵祈佑,话却是对姜远说的:

    “丰邑侯,你是说,玥妃她…”

    张锦仪话留了半截,但意思却很明显了。

    赵祈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张锦仪能想到的,他又怎能想不到。

    而且赵祈佑的感受更深,他就是在后宫的争斗之下,侥幸存活下来的。

    他很清楚,若是后宫争宠是何其要命的事,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

    赵景稷是赵祈佑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国本之所在,有点风吹草动皆会让他起疑心。

    姜远见得他夫妻二人脸色不对,暗道不好,忙道:

    “陛下,皇后娘娘,此事可能与玥妃无关,兴许她只是关心而已。

    烧炭会产生炭毒之事,其实很多人不明这个缘由,坊间百姓也多有冬夜烧炭取暖,而致失了性命之事。”

    赵祈佑听得这话,脸色才缓了过来,而张锦仪却是一声不吭,但紧绷的神经明显松了些。

    姜远也暗道一声好险,若是因自己说的这一番话,而害死了玥妃,那罪过就大了。

    虽然姜远不喜玥妃,但也不能这样将她置于险境。

    不过姜远也不清楚,那玥妃知不知道大量烧炭,会造成严重后果。

    她让张锦仪在寝宫中大量烧炭,烧的还是煤,到底是出于好心而办了坏事,还是另有目的,姜远不清楚情况,自然不能主观臆测。

    但这事其实也好查,只要去玥妃的寝宫看看,看她是不是也这样干的就行。

    当然,这也不能因此断定她有什么毒心思,有人怕冷,有人不怕冷,谁说的准。

    姜远只说炭毒之事,也不去推测这些,否则就会沾上后宫因果了。

    赵祈佑挥了挥袍袖,安抚张锦仪:

    “玥妃一向与人为善,可能正如明渊所说,她也不知烧炭会有炭毒,应是好心办了坏事,你不要往心里去。”

    张锦仪闻言露了个笑脸:

    “陛下所说甚是,臣妾没有怪玥妃的意思。”

    姜远抱着太子哄了哄,将他哄睡着了后,将他交给赵祈佑:

    “陛下,可让宫人严巡各殿,以防有人中毒,此事极为重要。

    许多人不懂此事的严重性,最好尽量少烧炭取暖,免得宫人平白失了性命。”

    赵祈佑叹道:“明渊倒是提醒了朕,往年一到冬天,皇宫之中总会有几个宫人死得莫名其妙,只以为是发了怪病。

    你这一说,朕倒是懂了。”

    张锦仪却是问道:“丰邑侯,本宫着实畏寒了些,若是不烧炭,岂不是太冷?

    太子也还年幼,这冬夜实是有些难受了。”

    姜远明白张锦仪的意思,皇宫中的宫殿太大,寒冬腊月自然冷。

    赵祈佑乃帝王,怎么可能会给张锦仪暖脚。

    再者,皇城后宫佳丽三千,赵祈佑这厮牌子都翻不过来,怎会常住张锦仪的寝宫。

    姜远道:“烧炭取暖没什么问题,但要注意开窗,至少有一扇要常开。”

    赵祈佑翻了个白眼,姜远这话等于没说,开了窗,那炭岂不等于没烧。

    张锦仪也是这般想的,不禁有些失望之色。

    姜远也知自己说了句废话,讪笑一声:

    “其实,可以用羊皮袋装了热水,腹部放一袋,脚部放一袋,自可驱寒。

    还可以修个炕,将炕修在寝宫之外,如民间土炕一般。”

    张锦仪闻言一喜:“丰邑侯这法子好,本宫这就命人缝制几个羊皮袋。”

    赵祈佑却瞪着姜远:“羊皮袋装热水可行,但在皇宫中修炕,也就只有你能想得出来了。”

    姜远呲了牙花子笑道:“陛下,规矩活用嘛,民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