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踹边骂:“汪地霸、汪三霸,你们这俩个狗东西,往日里作恶其欺压百姓,不将本官放在眼里也便罢了!
瞎了你们的狗眼,连丰邑侯都敢袭杀,你汪家的九族得谢你俩祖宗十八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汪地霸与汪三霸见得李锦书,嚎哭着求饶:
“府尹大人,小的错了,小的狗眼瞎,不知道是丰邑侯啊!
您看在咱家族叔汪司马,与您同府为官的份上,替小等求个情啊!”
李锦书气得胡须乱颤,呸了一声骂道:
“你们这俩个狗东西,还敢提汪天福?本官羞于与他为同僚!
汪天福此时在大牢里蹲着,他本不用死,现在托你兄弟二人的福了!
围杀侯爷诛九族,你汪家有一个算一个,一起结伴上路吧!”
汪天霸与汪三霸听李锦书说,汪天福已蹲了大牢,且还要被诛九族,顿时嚎哭的更大声了。
“侯爷饶命啊!侯爷您放过小的吧,小的再也不敢了…”
汪天霸与汪三霸知道求李锦书无用,又往姜远身前爬。
“尔等还敢冒犯侯爷!来啊,将这些刁民恶棍捆了,押回府衙!”
李锦书怒喝一声,命衙差们上前,将没死的汪家族人一一捆了,押了便走。
但此时汪家众族人已被吓得膝软腿瘫,哪走得了。
府衙的衙差倒也会些医术,拿着刀鞘一阵猛砸,顿时就将他们的腿软病给治好了。
李锦书又安排了衙役收敛尸首后,这才又朝姜远拱手:
“侯爷,湖边风大,您又受了惊吓,不如先回府衙。”
“不急!”
姜远一挥手,朝将头埋在膝间,吓得瑟瑟发抖的百姓们大声道:
“众位乡亲勿怕,吾乃丰邑侯!今日汪家众多恶霸已皆被捉拿,往后无人敢欺尔等!
尔等若有冤屈的,朝庭派来的钦差万大人在此,可为尔等做主!”
一众百姓听得这话,这才敢战战兢兢的抬起头来,果然见得一个穿红袍的年轻官员,与府尹李锦书站在一起,这才敢信。
万启明已平复了胃中的翻腾,轻轻挣开钟瑶的手,迈了步上前:
“众位乡亲,本官乃巡治楚洲的钦差万启明,你们有什么冤屈,就在这码头上说来,本钦差与你们做主!”
“真的…是钦差…”
“青天大老爷来了…”
“青天老爷,草民要告状…”
一众百姓纷纷跪倒在地,朝万启明磕头不止,口呼冤枉。
万启明也不敢怠慢,当即让人拿来笔墨,就在这码头上聆听冤情。
大多都是控诉汪家兄弟欺善讹诈,逼得他们无活路之事。
只有那先前载姜远的船家,却是朝姜远磕头:
“侯…侯爷,小的替在这湖岸边讨生活的百姓谢过侯爷,今日若不是您来此,咱们这些打渔为生的不知该如何过活。”
姜远将那船家扶了起来:
“船家且勿这般说,明阳湖边出了汪家这些恶霸,是我们这些为官为侯的失察所致。
往后,你们放心打渔割芦苇,除了朝庭规定的税赋要交纳,任何人敢敲诈勒索,皆可上府衙告状。
如若是卖芦苇…”
姜远手一指前面的造纸坊:
“那造纸坊是本侯开办的,直接运芦苇过去卖便是,若有人刁难于你们,可找造纸坊大掌柜,他会给你们解决。
你将此事转告给乡亲们。”
那船家闻言惊声道:
“侯爷…那造纸坊是您开办的,难怪…难怪作坊里的人如此和善。
侯爷您是好人哪…您又多给了咱们一条活路。”
那船家抹着泪又要下跪相谢,却被姜远亲自扶住,又是一阵宽慰才做罢。
天渐暮,寒风渐猛,但此时往小码头赶来申冤告状的百姓越来越多。
万启明与李锦书哪里忙得过来,只得暂停了耹听冤情,让百姓们明日去府衙递状纸,他将亲自升堂。
百姓们这才抹着泪渐渐散了去。
“明渊,楚洲的百姓苦啊。”
回程的马车上,万启明朝坐在自己对面的姜远长叹一口气。
姜远点点头:“你打算怎么办?”
万启明道 :“刚才在码头上,百姓们控诉的不仅只是汪家恶霸,还有许多其他乡绅为恶。
我打算效仿你在淮洲之举。”
姜远眉头一挑:“你要在淮洲大开杀戒?”
万启明却是看向车窗外:
“我自小吃百家饭长大,深知被人欺凌是何等感受。
当年,我若不是被万家村的父老乡亲接济保护,我早也已随我父亲大人去了。
如今我有能力为百姓们出头,为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