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 第280章 另一种人生(66)

第280章 另一种人生(66)(1/2)

    梅亮鑫沉着脸,摆手道“赵家没了就没了,不还有李家吗?”

    师爷道“李家,还有王家、钱家、刘家,只要是数得上好的大户,统统都搬走了。”

    “什么?”

    梅亮鑫不禁惊愕住了“怎么会这样?该死的,说跑就跑,那我以后怎么办?”

    当地的这些富户,那可是他的钱袋子。

    千里为官只为财,肥羊跑了,他找谁要钱去?

    这下,他是真的慌了。

    随即,梅亮鑫看向与他喝茶的大地主黄老爷“你和赵天良不是认识吗?怎么搬家那么大的事,也不知会你一声?”

    黄老爷也是一脸的懵逼。

    商户大量消失这事儿,他也是此刻才知道。

    原来江南地区的这些商人,一个比一个鸡贼、

    深知大明户籍制度管控严格,朱元璋更是严刑峻法,一旦发现逃户,必定是严惩不贷的。

    是以,每个想跑路的商人,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尤其是重点瞒着当地的地主。

    商人们名下也是有不少土地的,若是不地主们接盘,他们怎么轻装去大虞?

    奸商,奸商,无奸不商。

    要论刁钻狡猾,地主可比不过商人。

    毕竟地主名下的土地,基本上都是继承祖辈的。

    反观商人,很多都是白手起家,通过种种钻营才攒下了万贯身家。

    这两个群体的智慧与能力,压根儿不是一个量级的。

    商人默契一致,将消息瞒得水泄不通,这才让地主给他们接盘。

    商人和底层农民的大规模消失,在江南掀起滔天巨浪。

    官员、士绅、地主,三方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官员没了钱袋子,凭朱元璋那点低得令人发指的死工资,根本撑不起家里的日常开销了。

    以后别说是纸醉金迷了,便是想吃点肉都难。

    士绅、地主则担心家里的土地没人耕种,少了收入不说,还得对外支出一大笔的赋税。

    眼看着局势彻底失控,三方迅速联合,开始到处寻人。

    可现在人都在大虞,重新注册户籍,山高路远的,哪里能找得到呢?

    几天后。

    四大管家灰头土脸回来复命。

    朱老爷气得来回暴走“没用的东西,都多少天了,连根毛都没看到,那么大一群活人,难道还能人间蒸发不成?”

    四大管家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低头挨骂,一句话也不敢说。

    朱老爷暴怒道“查!给我继续查,就算到天涯海角,也得给我把人找出来,本老爷的万亩良田绝不能荒着,绝不能……”

    四大管家挨了一顿臭骂,灰溜溜从正堂出来,心中叫苦不迭。

    其他士绅地主也是漫天撒网,到处寻人,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之后,查来查去,才发现佃农也好,商人也罢,全都跑到大虞王朝了。

    得知这样的结果,江南的官员、士绅和地主都很震惊,也很不理解。

    在他们看来,大虞王朝是女人建立起来的国度,女权强盛,对于全体男性肯定不怎么友好。

    哪像大明,男权至上,男人只要有权有势,想娶多少个老婆都行,根本没那么多束缚。

    这群人是脑子坏了吗?

    放着大明的好日子不过,非要跑去大虞被一个女流之辈统治?

    去往大虞商人表示“我们也不想的,谁让女帝太香……咳咳,是政策太香了!”

    江南地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瞒不过。

    生怕皇帝问罪,各地的官员赶紧呈报。

    金陵皇宫。

    朱元璋最近的心情很不美丽。

    只因他收到了锦衣卫的密报,朝廷发下去赈灾的银钱和粮食,绝大部分都被江南的官员都吞了。

    南方洪灾本就如此严峻,各地粮食告急。

    当官的不想着赈济灾民,维持社会稳定也就算了,居然敢中饱私囊、侵占自肥。

    朱元璋气得化身桌面清理大师,将御案上的东西,统统扫到地上,摔得七零八碎。

    “杀!杀!杀!”

    “这群该死的贪官,连这个都敢下手!”

    “看样子,朕杀的人还是不够多啊!”

    朱元璋气得脑溢血都快犯了。

    他本以为通过这么多年的严刑峻法,底下官员肯定不敢再伸手。

    万万没想到,这群贪官竟变本加厉,贪污得更严重。

    他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最后登上皇帝之位,太清楚老百姓的重要性。

    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是天灾叠加**,让老百姓活不下去,就会出现农民起义,走出第二个朱元璋推翻大明。

    他十几年如一日,对贪官重拳出击,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谁知,做到这个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