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新收的小弟子跌跌撞撞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见到荀子又立刻整理了一下外表,然后喘息着道“老师!有人来兰陵…来兰陵,设了会友论学!”
荀子微微抬眼,手中的竹简轻轻搁在案几上,目光苍老却清明。
“哦?是何人?”
“是您说想一见的殷珏!”弟子终于喘匀了气,恭敬又替老师高兴。
荀子已然年迈,不便远行,殷珏又行踪不定,轻车简从,荀子也就一直未曾得见这玉珏一般的少年,然而的确念过两次,弟子倒是上心。
“他的论辩,是为何物?”荀子撑着桌案起身,弟子连忙上前来扶。
“此事,弟子便不知了。”
“也罢。”荀子就着他的力气站稳,随后拿起靠在墙上的手杖“开坛会友,向来是盛世,我自当去凑一凑热闹才是。”
荀子原本的确是这样想的,到了他这个年岁,这个地位,亲自下场论辩,其实有以大欺小的嫌疑,虽然对方似乎也来头不小,但到底是少年人,阅历,思想都不足。
但等到了殷灵毓等人暂居的院子,荀子就改变了想法,
“与其说人性本恶,我更认可人性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