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二十八章:你要搞个“新大汉”,所有人都会来打你!

第三百二十八章:你要搞个“新大汉”,所有人都会来打你!(1/2)

    他微微向后靠向凭几,看着手里的这份百官名录,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案面。

    秩二千石的州刺史或郡守国相,若想要再进一步,难度可不小。

    地方行政官员的顶点便是秩二千石,若想升迁,则必然是往朝中升。

    可朝中的官职,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虽说许多官职总会刻意留出些缺额,以备擢拔之需。

    例如那秩二千石的光禄大夫,便是作为中二千石九卿的备选,相当于排队等候九卿空缺时的过渡职位。

    当初他刚宫变夺权那会儿,光禄大夫一职本只有曹操的老丈人丁宫一人。

    但为了迅速安抚、收揽人心,同时快速掌控整个雒阳城,将秩千石的雒阳令周异破格擢拔为光禄大夫,又将古文学派的巨擘马日磾擢拔为了光禄大夫,以展示自身的政治承诺能力。

    又为了打击今文学派,巩固权力,将彼时的光禄勋刘宽贬为光禄大夫,以至于员额只有三人的光禄大夫的位置上硬生生挤了四个人。

    直到去岁十月,时任右中郎将的朱儁升任安西将军,丁宫才补了朱儁升职后遗留下的右中郎将空缺。

    但这可算不得升迁。

    右中郎将仅是秩比二千石官职,虽说比起仅仅是虚职的光禄大夫而言,右中郎将作为三署之一,权力要比光禄大夫高得多,但终归不够体面。

    好在丁宫是识大体的人,亲家曹嵩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又是食邑千户的平乐乡侯,而女婿曹操呢?

    安北将军领幽州刺史,身兼两个二千石官秩,掌握着幽州的军政要务,相当于有实无名的“燕王”,又是食邑六百户的费亭侯。

    天子是不会允许他们一家做大的,能给丁宫个右中郎将的实职,已然算是天子厚爱了。

    至于王允嘛,外官入朝降一级录用是惯例,也就是王允入朝应该担任秩千石官职。

    但王允这三年来在豫州确有些实干之绩,至少在收拾汝南袁氏及其朋党这件事上十分积极,并且打击了不少隐瞒田口的豪强。

    虽说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但一来二去也成全了王允的清名。

    王允这人,虽说小心思不少,还曾试图嫁女笼络吕布,但刘辩依旧愿意重用他。

    因为他好名!

    而且不是虚名,干臣和廉吏的名他全要。

    太原王氏,对于寻常豪强而言固然是庞然大物,但中原士族眼中,就是个来京城的臭要饭的。

    而王允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故而格外懂得如何迎合刘辩务实的风格,去经营相应的人设与名望。

    务实,清廉……刘辩敲击着桌案的指尖微微一顿,市舶司倒是一直空缺着一位秩二千石的市舶使。

    “国家,三公、九卿、尚书台、三署及众将军皆至。”

    高望的奏禀声将刘辩从沉思中唤醒,刘辩倏然抬眸,微微颔首,示意高望传唤众人。

    “拜见国家!”

    文官俯身行礼,武官行军礼抱拳,看着眼前济济一堂的文武众臣,刘辩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然而当他的目光掠过站在武官前列,落在身披黑色玄甲的皇甫嵩身上时,不由一怔,随即失笑摇头道:“老将军怎生也穿了玄甲?如今正是酷暑,又沉又热,快卸去吧。”

    这还不仅仅是寻常的玄甲,而是重甲步卒才穿的步战玄甲,有30汉斤重,有后世的十几公斤重了。

    皇甫嵩闻言,面色陡然一紧,直挺挺地看向天子,声音洪亮竟带了几分倔强,道:“平定黄巾之乱,扫荡凉州羌患,国家都未曾言臣老!怎的这才三年,国家便嫌臣老迈不中用了吗?”

    “朕何时……”

    刘辩略感错愕,随即笑着摆了摆手,道:“朕怎会嫌弃义真公老呢?只不过是唤一声‘老将军’罢了,义真公若是不喜,朕往后不叫便是。”

    殿中众人见皇甫嵩如此纠结于一个称谓,不禁纷纷莞尔,却也有人暗自皱眉,觉得这位老将过于恃功倨傲,失了人臣之礼。

    不过刘辩却不以为意,对于皇甫嵩的执拗他也能理解,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不服老,也越是忌惮一个“老”字。

    皇甫嵩今年五十有五,虽仍能上马驰骋,左右开弓,但精力确不如前。

    以往他的后将军府仅靠长史梁衍并几名主簿、功曹便能运转自如,轻松掌控军队。

    近两年却也不得不增募了些年轻属吏,显然也是清楚自身精力的流失,也是为日后北伐鲜卑做准备。

    今日他执意披这身沉重步战玄甲,目的也不言而喻,无非是想向天子和群臣证明他宝刀未老罢了。

    待众人落座后,内侍们将一盏盏在冰鉴里冰镇过的酸梅汤发到众人手中,又一人摆了一盘冰镇果盘,驱了驱赶路的暑气。

    见此,刘辩也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朕要兴兵,讨伐陈国。”

    话音落下,殿内气氛陡然一凝。

    掌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曹嵩闻听天子所言,尽管在见到一众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