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一百六十章 借遇刺搞事

第一百六十章 借遇刺搞事(1/3)

    要打一场灭国大战之前,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准备军队?

    不是。雄师百万,若无魂之引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准备粮草辎重?

    也不是。金山银海,若无策之调配,终难支撑旷日持久的烽火硝烟。

    研究清楚敌人的情报?

    还不是。敌情虽明,若人心不齐,亦难将智谋化为胜势。

    最重要的其实是统一内部思想。这如磐石之基,方能撑起万丈高楼。

    昔日秦孝公以商鞅变法,一统秦国思想,耕战立国,终使六国俯首;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与民休息,思想一统,方能击败项羽,建立大汉四百载基业。思想统一,非但言辞之合,更是心志之凝。将士们需知为何而战,百姓们需明胜利之意义。如此,则上下同欲,无坚不摧。

    如今,赵宋王朝马上就要开始收复西夏了,赵俣正愁不知道该怎么统一思想,西夏就给赵俣送来了这个绝佳的借口。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赵俣立马借着这个西夏刺杀自己致使汴梁城民众死伤了数百人的机会,动手处理那些坚决反对战争的大臣,尤其是那些主张归还通过战争获得的土地以土地换取和平的大臣,首当其冲的还是历史上以司马光为首的那些保守派和到现在还支持他们那套歪理邪说的大臣。

    在这个过程当中,蔡卞再次提议,要将司马光、吕公著等人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

    这依旧得到了章惇的支持。

    章惇和蔡卞仇恨司马光倒还能理解,毕竟,当初司马光就是这么迫害章惇和王安石的。

    可吕公著一直都是努力调和新旧两党的温和角色,对待章惇也多有照顾,没想到,章惇竟然连他也打算开棺鞭尸,也许更合理的解释还是得联系到蔡卞以及其麾下的那批元丰酷吏复仇团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旧党中如今有一种新的说法,章惇原本跟文彦博、吕大防、苏轼关系都很好,只是因为蔡卞的强迫,当初才贬黜这些人,甚至就连诬告高滔滔以及废掉孟相也都是受了蔡卞的影响。

    旧党中的标志性人物陈瓘现在也改口了,说章惇虽然脾气暴躁,但其实远不如蔡卞阴险狡诈,新党搞出来的政治迫害事件,大多都是出于蔡卞的谋划。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旧党人士看出来了,赵俣重用章惇之意已决,他们斗不过章惇,更扳不倒章惇,才把目标放在了热衷于清算旧党人士的蔡卞身上。

    可蔡卞也不是好惹的,旧党不招惹他,他还在找机会收拾旧党的这些老顽固,更何况旧党人士还敢招惹他,那他自然想把事情给搞大。

    而对司马光、吕公著等旧党的精神领袖鞭尸,就是蔡卞的回击。

    好在,这事的决定权不在蔡卞手上,甚至不在支持蔡卞的章惇手上,而是在已经彻底控制住赵宋王朝的赵俣手上。

    等此事到了赵俣手上,赵俣直接将吕公著等无辜之人的名字给划掉了,对司马光开棺鞭尸一事也让赵俣以“手段太过残忍”为由给免了。他只允许蔡卞对司马光及其家人进一步清算,以显示自己反感司马光的态度。

    同时,赵俣追封了宋神宗一朝、赵煦一朝以及自己这一朝为开边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臣和将领,像王安石、王韶、李宪、章楶、吕恵卿、王厚、折可适等。

    也是在这个大的政治背景之下,因为想省钱而忽视了皇宫守卫工作的范纯礼被免职,永不录用。

    紧接着,李彦和杨戬也都连降七级,留职查看,皇城司和东厂中所有失职人员全部降级,视情况,将功赎罪,还是彻底赶出这两个部门。

    更让李彦和杨戬心中一沉的是,赵俣并没有让他们自查此事,而是派了四个还没有进入官场的素人身穿赵俣特赐的锦衣来查皇城司和东厂。

    没错。

    这四个素人正是偶然间在此事上立功的李纲、宇文黄中、赵鼎、李光。

    最重要的是,赵俣对外表示,有人卖国背主求荣,联合西夏刺杀自己,伤害自己的子民,令皇城司和东厂一边派密探向西夏渗透,一边清查赵宋王朝亲近西夏的大臣和商贾。

    憋着劲戴罪立功的皇城司和东厂,出手狠辣,一口气连着端掉了十几个向西夏走私各种各样物资的商队,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大量与之有关的人员甚至是官员被抄家问族,男的刺配海南岛或者沙门岛,女的充入妓营。

    另外,赵俣采纳张纯的意见,在跟章惇、曾布等人商量过后,决定成立宣传部,目前由蔡卞负责,由章惇领导、监督。

    原本,赵宋王朝的邸报就由朝廷中枢部门统一管理。

    在管理流程中,门下后省负责整理编辑。给事中则承担审核签发的职责,是邸报编辑和发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都进奏院是具体负责邸报发行工作的机构,进奏官们承担着信息采集和传报的任务。此外,枢密院负责审定发报文稿,对邸报内容进行审查和把控,特别是涉及一些敏感信息如水旱灾害、军情战报、朝廷机事及未经批准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