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 第696 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696 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1/2)

    “荀夫子您如何看待?”

    邹衍笑着看向了荀况。

    荀子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你何必问我,后人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他们看不到未来,却又看到了未来。”

    邹衍不置可否又看向了另一人,“公孙先生呢?”

    公孙龙笑了笑,“想要的太多,能拥有的太少,归根结底他们知道了自己无法触及的世界,却又无能为力所以才感到痛苦。”

    “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一片迷茫,唯有今天能握在自己的手里。”

    “认清自己,以求心安。”

    “这些道理他们已经足够多了,远比我们知道的还要更多,就看他们能不能真的明白了。”

    “那你又是如何想呢?”

    公孙龙看向了邹衍。

    邹衍:“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公孙龙:“......”

    【中国人一辈子都在等一个值得自己死去的机会】

    【许多人都曾想过,让自己的死亡有一场极致的落幕,为何这么多人会对于殉道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呢】

    【这就不得不提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带给华夏的影响,儒家对于华夏究竟是好是坏许多人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儒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妖魔化,但今天我们只讲殉道主义和儒家之间的联系】

    【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其核心思想便是将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之上,构建了一种超越性的人生观,即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道德完成的形式】

    春秋年间。

    孔子捋了捋胡须,“杀生成仁,不错,这话是我说过的。”

    “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道德的完成形式,这话总结的非常有意思。”

    “你们如何认为将道德置于生命之上?”

    颜回思索一番后回道:“然!”

    孔子:“......”

    孔子笑着撸起了自己的袖子。

    颜回:“善!”

    孔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孟子看着天幕陷入了沉思。

    他自认为他这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他也知道后世不少人对于儒家的看法,也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孔家做的那些事情他看了同样觉得恶心。

    【那么这是信仰崇拜吗?】

    【这本质上其实是“知”和“行”的关系,华夏人从来不信那一套,华夏人的道既可以是天道,也可以是人道】

    【可以是宇宙规律也可以是社会伦常】

    【换句话来说,我们很多人哪怕嘴上不承认,但心里面也还是认为,一定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或是亲情、爱情、友情,理想、尊严...】

    【这便是属于华夏人的道!】

    “哦,我现在听明白了,原来殉道说的是这么个意思,整的那么玄乎的我还以为是说啥呢。”

    “说的不错,如果是为了尊严,毋宁死!”

    “尊严?尊严值几个钱,我这辈子别无他求,就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儿孙们可以一辈子健健康康的。”

    “那有人要他们的命呢?”

    “那还要说,先从俺的尸体上踏过去!”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此生但求一个念头通达,死得其所!”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

    “吾宁奋剑而死,不愿衔壁而生!”

    天幕下不少人也陷入了自我精神世界中,说出了自己对于道的理解。

    原来这些他们在乎、坚守的事情也能被称为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更进一步看,我们对那些掌控了资源的人要求往往更高,因为他们嘴里面在说,所以我们就要审视他们是否做到了】

    【也可以说是我们期盼着权力和义务的对等】

    【而这些人里面确实有不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青史留名这四个字像是有魔力,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

    【这种将个人烙印铭刻进集体记忆的方式,让华夏人能够超脱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在更广阔的时间维度寻找生命的意义】

    【那么华夏人怕死吗?】

    【怕,当然怕,可正是因为怕死,所以为某种价值牺牲生命才显得格外崇高】

    【这种殉道不是轻率的自我放弃,而是经过价值权衡后的主动选择,是生命价值的极致实现,而非否定】

    【又或者说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殉道者已经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各时空朝堂上,无数官员听到这里的时候沉默了。

    有些人坦然无愧,他们觉得自己正如后人所言,这一辈子都在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