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那省下来的一百万两实物,不就到了口袋里?”
蒋瓛听得眼睛直了:“他们这么明目张胆!?”
李暄习以为常:“都快亡国了,谁不是想着能多捞一笔是一笔?”
其实李暄看蒋瓛震惊,心里也在想。
我这还是没说的那么严重呢。
你知道崇祯朝的东林党,有多能贪吗!
千万两在他们眼里,都不算是有钱了!
这边。
朱元璋搞清楚了最上层贪污的手段,心里有了数。
也感慨李暄是真的心思灵透。
这些事如果不是李暄说,自己都不清楚。
更不敢相信。
崇祯朝的官,竟然已经贪到了这种明目张胆的地步!
于是,又让蒋瓛接着继续问。
蒋瓛明白,转而问起李暄,下一步贪污银子的,又是哪些人,使得什么方法。
李暄根本不知道朱元璋在这,否则他打死都不可能说。
这时候,他权当是和蒋瓛闲聊,干脆的又顺着他的问题回答。
“第二步自然就是银子离开京城,送往前线了,这时候,本来的军饷,已经只剩下百分之七十,也就是七成。”
“但是在这条路上,还要继续消失一部分。”
“这我倒是知道,正常损耗也会有的。”蒋瓛说道。
李暄竖起来手指头晃了晃:“不不不,你太年轻了,消失的这部分,是在正常损耗之外,这部分有个名字,叫‘漂没’。”
朱元璋竖直了耳朵,离得更近了一些。
听见李暄说。
“比如现在银子离开京城了,路上负责押送的押运官员,会计算出来正常的损耗,以及‘漂没’的损耗。”
“什么叫‘漂没’呢,过河下大雨,银子丢了几马车。”
“上山遭遇劫匪,被劫走了几马车,加上原本正常的损耗,这一路上,消失的至少是两成,多了,甚至要达到三成。”
“连这些运的人,都敢贪三成!?”蒋瓛不淡定了,惊得眼睛当场看直。